审批项目详情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潼南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正文内容

***水利局关于**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区水利局: 你局《关于审查**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潼水〔****〕***号)和相关材料收悉(项目代码:****-******-**-**-******)。根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现准予行政许可如下: 一、工程位置和工程任务 **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涪江左岸**区米心镇场镇区,起于涪**流左岸五一电灌站上游**m,止于米心污水处理厂,治理河长***.*m,治理岸线长***.*m。工程任务以城镇防洪、排涝为主,兼有护岸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等综合任务。 二、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 (一)同意工程区涪**流防洪标准采用**年一遇;排涝泵站的排涝标准采用**年一遇。 (二)基本同意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治理岸线长***.*m,**堤防护岸工程***.*m、唐家沟引水暗涵***.*m,安装*.*m×*.*m(宽×高)移动悬挂闸门*扇,**控制闸*座,**排涝泵站*座,复建原场镇道路,长***.*m,**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m*,其中值班房**.*m*(与排涝泵站中控室合建)。 三、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一)同意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排涝暗涵等建筑物级别为*级,设计洪水标准为**年一遇;排涝泵站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级,排涝标准为**年一遇,洪水标准按**年一遇设计、***年一遇校核。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二)同意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年。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排涝暗涵等建筑物使用年限为**年,排涝泵站、综合用房建筑物使用年限为**年。 (三)基本同意工程总布置。工程由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工程、排涝泵站工程、交通工程、综合用房等五部分组成。 *.堤防护岸工程。桩号堤顶*+***.*~*+***.*段采用防浪墙+倒T型结构+下河梯道合建,桩号堤顶*+***.*~*+***.*、堤顶*+***.*~*+***.*段采用箱型结构,桩号堤顶*+***.*~*+***.*段利用五一电灌站检修桥上部结构+箱型结构合建,桩号堤顶*+***.*~*+***.*段采用重力式挡墙;桩号堤顶*+***.*~*+***.*段采用堤后回填平台+整体重力式挡墙+亲水平台的堤防护岸型式,整体重力式挡墙下部为重力式挡墙+桩板墙,上部为防浪墙,桩号堤顶*+***.*~*+***.*段设置过人通道、采用*扇悬挂移动钢闸门启闭防洪,桩号堤顶*+***.*~*+***.*段唐家沟末端箱涵置于重力式挡墙内;桩号堤顶*+***.*~*+***.*段下部采用桩板墙,上部采用直立式防洪墙+防浪墙型式;桩号堤顶*+***.*~*+***.*堤顶采用防浪墙、倒T型、箱型组合结构,护坡采用镇脚+钢筋混凝土格构+浆砌石护坡。 *.控制闸工程。布置在桩号堤顶*+***.*~*+***.*段。 *.排涝泵站工程。布置在桩号堤顶*+***.*~*+***.*段,桩号堤顶*+***.*~*+***.*段布置泵闸的起吊检修通道。 *.交通工程。起于五一电灌站上游水位站,止于污水处理厂。 *.综合用房。布置于泵闸引渠右岸衡重式挡墙和桩板挡墙内侧的回填区域。 (四)基本同意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护岸工程。桩板墙桩采用C**钢筋混凝土旋挖灌注桩,重力式挡墙采用C**混凝土浇筑,倒T型结构、箱型结构均采用C**钢筋混凝土,防浪墙采用C**钢筋混凝土。斜坡护岸采用C**钢筋混凝土格构,镇脚采用仰斜式混凝土挡墙。堤防护岸工程回填区干密度不小于*.**g/cm*,压实度不低于**%。暗涵采用C**钢筋砼,净空尺寸*.*m×*.*m(宽×高),进出口底板高程分别为***.**m、***.**m(****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控制闸工程。控制闸为胸墙式,设*扇潜孔式工作闸门。控制闸采用平底板宽顶堰型式,底板高程***.**m,闸孔净空尺寸*.*m×*.*m(宽×高)。闸顶高程***.**m,顶部设置交通桥。控制闸出口设置护坦,在护坦末端设置齿槽,出口抛填大块石。 *.排涝泵站工程。排涝泵站由安装检修平台、泵室、进出水建筑物组成。泵站安装检修平台高程***.**m,采用“箱型”。泵室属于湿室型,为开敞式矩形结构,设置*台水泵,总装机功率为****kW,安装高程***.**m,泵室净空尺寸**.**m×**.*m×**.*m(长×宽×高),采用C**钢筋混凝土浇筑。进水前池为“喇叭”型式,底板高程***.**m,设置*孔进水闸,闸前分别布置*扇露顶直立式平面滑动拦污栅;出水室为圆筒形,直径*.*m,在泵站外侧边墙高程***.**m处设置出水涵管并配置浮箱拍门,在闸室外侧设置混凝土检修步道兼作消力护坦。 *.交通工程。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透层、混凝土找平、碎石垫层、碾压密实路基。 *.综合用房。为*层框架结构,与泵闸高压室和中控室合建,平面尺寸**.*m×*.*m×**.*m(长×宽×高),总建筑面积***.*m*。 四、施工总工期 基本同意工程总工期**个月。 五、工程投资和资金来源 工程投资和资金来源以*发展改革委批复为准。 六、其他 (一)请你局督促项目法人完善开工前相关手续,及时开工建设。项目法人应自工程开工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备案。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管理工作由你局负责。 (二)请你局按照批复内容,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向**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安全属地监管备案,并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单项工程安全施工进行监督实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认真组织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程如期建成发挥效益。 (三)切实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方案,严格按照***和**区配套政策和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和安置工作。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将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降至最低。 附件:**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水利局 ****年*月**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秦怡;联系电话:***—********) 附件 **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涪江左岸**区米心镇场镇区,起于涪**流左岸五一电灌站上游**m,止于米心污水处理厂,治理河长***.*m,治理岸线长***.*m。工程通过修建堤防拦挡涪江洪水,同时通过设置控制闸、泵站抽排解决燕沟和唐家沟的排涝问题。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护岸工程***.*m、暗涵***.*m,安装移动悬挂闸门*扇;**控制闸*座、排涝泵站*座;复建交通工程***.*m;**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m*及其附属设施。****年*月*日,***发展改革委以“渝发改农经〔****〕***号”文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 受*****区水**保护利用中心(以下简称项目法人)的委托,精佳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勘察设计单位)于****年*月编制完成了《**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年*月,项目法人经**区水利局向*水利局报送了相关资料。 ****年*月**日,***水利局组织召开了《初设报告》专家评审会,**区水利局,项目法人和勘察设计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专家会前审阅了《初设报告》,会上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初设报告》质量评价结论为基本合格。****年*月**日,项目法人提交了修改后的《初设报告》,经专家组审核同意,形成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水文 (一)基本资料 基本同意参证站选择。与可研一致。 涪**流设**站、涪江桥站、**站、**站、**坝站等水文站,其中**坝站为涪江下游控制站,观测项目齐全,资料系列长,其控制流域面积与工程设计河段相差仅*.**%。本次选择**坝水文站作为工程河段洪水计算的依据站;选择**气象站为本工程设计暴雨计算的参证站;选择双石桥水文站作为燕沟、唐家沟分期洪水计算的参证站。 (二)设计洪水 基本同意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成果。与可研成果一致。 *.涪**流设计洪水 本阶段将**坝水文站资料**至****年,采用**坝站****年~****年共**年实测洪峰流量、*场历史洪水及做特大值处理的****年实测洪水组成不连续洪水系列作频率计算,采用P-III型频率曲线适线,得到**坝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成果。经与涪**流近年已建、在建工程及本工程可研阶段的设计洪水成果对比分析,最后推荐采用与工程河段已建堤防和本工程可研阶段一致的成果,**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 *.燕沟、唐家沟设计洪水 燕沟(**)**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唐家沟(**)**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工程后**(燕沟+唐家沟)**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年一遇洪峰流量为**.*m*/s。 (三)分期设计洪水 基本同意洪水分期时段划分和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成果,与可研成果一致。 (四)水位流量关系 基本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计算方法及成果,与可研一致。 二、工程地质 (一)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同意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工程区**年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s,相应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于相对稳定弱震环境,区域稳定性好,适宜本工程建设。 (二)场地基本地质条件描述 基本同意场地基本地质条件描述。工程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基本合适。 工程区位于涪江左岸,属剥蚀、侵蚀浅丘地貌,主要出露有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s)、冲洪积层(Q*alp),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s)泥岩、砂岩,地质构造较简单,场地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场地总体较适宜工程布置。 (三)工程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基本同意工程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工程区存在抗冲稳定、基坑涌水、临时开挖边坡稳定及临时开挖对周边已成建筑物影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四)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基本同意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根据堤基岩土分布与组合关系,本工程堤基地质结构分为双层结构(Ⅱ)、多层结构(Ⅲ)两类。双层结构(Ⅱ)上部为粉砂土,下部为基岩;多层结构(Ⅲ)上部为人工填土,中部为粉砂土,下部为基岩。 堤基工程地质分类均为A类,以强风化或弱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五)岸坡工程地质条件描述及评价 基本同意岸坡工程地质条件描述及评价。 本工程均为工程岸坡。其中,桩号堤顶*+***.*~堤顶*+***.*、堤顶*+***.*~堤顶*+***.*段属基本稳定岸坡;桩号堤顶*+***.*~堤顶*+***.*段属稳定岸坡;桩号堤顶*+***.*~堤顶*+***.*段内侧房屋和公路局部变形,属稳定性较差岸坡。 (六)排涝泵站、控制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基本同意排涝泵站、控制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排涝泵站、控制闸位于涪江与燕沟汇合口,上覆*.*m~*.*m冲洪积粉砂土,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强风化层厚*.*m~*.*m。工程区地质构造不发育,地质条件较简单。建议以弱风化基岩为持力层,注意抗滑稳定、施工期基坑排水、临时开挖对周边已成建筑物影响等问题。 (七)箱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基本同意箱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建议以强风化基岩中上部为持力层,出口处采取防冲刷措施。 (八)综合用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基本同意综合用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建议以弱风化基岩为持力层,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坑排水和对东侧公路内房屋采取保护性施工。 (九)弃渣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基本同意弃渣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弃渣场位于**区米心镇禅鹤村*组,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地质条件较简单。建议弃渣挡墙以强风化基岩中下部为持力层,并进行排水处理。 (十)天然建筑材料评价 基本同意天然建筑材料评价。 本工程所需块石料及粗、细骨料建议在**区蒲吕街道康济村购买解决,料源为三叠系下统**江组(T*j)灰岩,质量、储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平均运距约***km,有公路相通。 场地内开挖的粉砂土在剥离表层有机质土后满足设计回填要求,可利用总量约*.*万m*。 三、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工程任务 基本同意工程任务以城镇防洪、排涝为主,兼有护岸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等综合任务。与可研一致。 (二)防洪排涝标准 基本同意工程区采用的防洪排涝标准。与可研一致。 工程区涪**流防洪标准采用**年一遇;排涝泵站的排涝标准采用**年一遇。 (三)洪水水面线 基本同意洪水水面线计算方法和成果。成果与可研一致。 工程河段**年一遇设计洪水水面线工程前后均为***.**m~***.**m(****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四)堤顶高程 基本同意堤顶高程计算成果。与可研一致。 设计安全加高值取*.*m,设计堤顶高程***.**m~***.**m,建成后米心场镇(涪江)满足**年一遇防洪标准。 (五)防洪排涝特征值 基本同意防洪排涝特征值。 根据燕沟和唐家沟两岸房屋现状高程,确定需要保护的最低房屋高程及治涝水位。采用前池和两支沟库容曲线、工程后**(燕沟+唐家沟)洪水过程线,通过调洪演算试算泵站抽排流量,确定抽排流量为**.*m*/s;控制闸下闸水位经***.**m和***.**m比选,采用***.**m,比可研高*.**m;闸内侧最高水位为***.**m,比可研高*.**m。 (六)闸泵运行调度方案 当外江水位低于关闸水位***.**m(防洪起调水位)时,保持闸门常开,**(燕沟+唐家沟)自由行洪。当外江水位上涨至***.**m时,如果洪水趋势已经开始降低且外江涨水过程较慢,不关闭闸门;如果洪水呈现上升趋势时,关闭泄洪闸门,开启一台或全部水泵,将**水位尽量维持在***.**m,不超过***.**m。当**水位逐渐下降,逐台关闭水泵,前池水位降至***.**m以下时,所有水泵停泵,并开启泄洪闸门。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增加临时抽排设施,同时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当外江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七)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基本同意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由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工程、排涝泵站工程、交通工程、综合用房(含值班房)等五部分组成。 *.堤防护岸工程 **堤防护岸工程***.*m;**唐家沟引水暗涵***.*m;安装移动悬挂闸门*扇,每扇闸门净空尺寸*.*m×*.*m(宽×高)。 *.控制闸工程 **控制闸*座,为胸墙式平面钢闸门,采用平底板宽顶堰,闸门孔口尺寸*.*m×*.*m(宽×高)。 *.排涝泵站工程 **排涝泵站*座,泵站设计排水流量**.*m*/s,装机规模*×****kW。 *.交通工程 复建原场镇道路长***.*m。 *.综合用房(含值班房) **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m*,其中值班房**.*m*(与排涝泵站中控室合建)。 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工程等级和标准 同意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排涝暗涵等建筑物级别为*级,设计洪水标准为**年一遇;排涝泵站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级,排涝标准为**年一遇,洪水标准按**年一遇设计、***年一遇校核。 同意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二)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设计 同意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年。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排涝暗涵等建筑物使用年限为**年,排涝泵站、综合用房建筑物使用年限为**年。 基本同意工程耐久性设计。 (三)堤线及综合用房位置选择 基本同意堤防护岸工程堤线布置。 在可研阶段推荐的内堤顶线方案基础上,本阶段对首段五一电灌站段、尾段衔接段进行局部线路比较,选择首段堤线内退*~**.*m,尾段堤线内退*~**.*m的方案,其余堤防护岸工程、闸、泵工程轴线与可研阶段一致。 对唐家沟排水暗涵线路,通过*个方案比较,推荐总布置、投资、流态、工序最优的方案二,即利用部分已成唐家沟暗涵与**暗涵衔接,将暗涵置于整体重力式挡土墙内,转弯向涪江上游,顺河岸布置至燕沟出口引水渠。 综合用房经*个方案比较,推荐方案一,即综合用房布置在燕沟公**下游右岸与已成公路间的狭长地带。 (四)建筑物型式选择 首段桩号堤顶*+***.*~*+***.*段,经组合堤型与可研阶段重力式挡墙、桩基托梁重力式挡墙+桩板墙堤型比选,基本同意采用组合堤型,即:防浪墙+倒T型结构+下河梯道合建型式、箱型结构、重力式挡墙型式。 桩号堤顶*+***.*~*+***.*段为泵闸段,基本同意控制闸段采用胸墙式挡水+钢闸门型式,排涝泵站与控制闸(胸墙式)合建(整体式布置);基本同意排涝泵站检修地点由交通桥改为安装检修平台,前池拦污栅处交通桥位置由下游侧调整至上游侧。 桩号堤顶*+***.*~*+***.*段,经堤后绿化带+扶壁式挡墙+斜坡+亲水平台(方案一)、堤后回填平台+桩板墙+亲水平台(方案二)、堤后回填平台+高压旋喷基础处理+上部重力式挡墙+亲水平台(方案三)、堤后回填平台+整体重力式挡墙+亲水平台(方案四)等*个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基本同意采用方案四。 桩号堤顶*+***.*~*+***.*段为衔接段,基本同意将桩板墙优化为镇脚+斜坡+防浪墙型式。 堤顶悬挂移动钢闸门经*.*m、*.*m、**.*m三种宽度比选,基本同意宽度采用*.*m。 暗涵型式经城门洞形、圆形、矩形三种结构型式比选,基本同意采用矩形型式。 桩号ZB*+***.*~ZB*+***.*段,施工期支护结构经圆桩型桩板墙、方桩型桩板墙和地下连续墙等三种型式比选,基本同意采用圆桩型桩板墙。 (五)工程总布置 基本同意工程总布置。 工程起于涪**流左岸五一电灌站上游**.*m,经燕沟沟口、原水毁应急修复工程、唐家沟暗涵出口,止于米心污水处理厂,治理岸线长***.*m。工程由堤防护岸工程、控制闸工程、排涝泵站工程、交通工程、综合用房(含值班房)等五部分组成。 *.堤防护岸工程 堤防护岸工程包括首段(桩号堤顶*+***.*~*+***.*)、中间段(桩号堤顶*+***.*~*+***.*)和尾段(桩号堤顶*+***.*~*+***.*)。 首段桩号堤顶*+***.*~*+***.*段采用防浪墙+倒T型结构+下河梯道合建;桩号堤顶*+***.*~*+***.*、堤顶*+***.*~*+***.*段采用箱型结构;桩号堤顶*+***.*~*+***.*段利用五一电灌站检修桥上部结构+箱型结构合建;桩号堤顶*+***.*~*+***.*段采用重力式挡墙。 中间段桩号堤顶*+***.*~*+***.*段采用堤后回填平台+整体重力式挡墙+亲水平台的堤防护岸型式,整体重力式挡墙下部为重力式挡墙+桩板墙,上部为防浪墙。其中,桩号堤顶*+***.*~*+***.*段设置过人通道,采用*扇悬挂移动钢闸门启闭防洪,迎水面设置下河梯步,堤前为亲水平台,堤后设回填平台;桩号堤顶*+***.*~*+***.*段,唐家沟末端箱涵置于重力式挡墙内。桩号堤顶*+***.*~*+***.*段为过渡段,下部采用桩板墙,上部采用直立式防洪墙+防浪墙型式。 尾段堤顶采用防浪墙、倒T型、箱型组合结构,护坡采用镇脚+钢筋混凝土格构+浆砌石护坡,对堤顶内产生裂缝的边坡进行开挖放坡衬护。 *.控制闸工程 控制闸布置在桩号堤顶*+***.*~*+***.*段,用于排泄唐家沟和燕沟支沟洪水。 *.排涝泵站工程 排涝泵站布置在桩号堤顶*+***.*~*+***.*段,桩号堤顶*+***.*~*+***.*段布置泵闸的起吊检修通道。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起于五一电灌站上游水位站,止于污水处理厂,恢复因堤防护岸工程建设损毁的原涪江左岸场镇道路,长***.*m。 *.综合用房(含值班房) 综合用房布置于泵闸引渠右岸衡重式挡墙和桩板挡墙内侧的回填区域,总建筑面积***.*m*。 (六)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护岸工程 基本同意堤防护岸工程设计。 防浪墙采用C**钢筋混凝土,墙高*.*m,底宽*.*m,顶宽*.*m,路面以**度*.*m。 倒T型结构边墙和底板厚*.*m,墙踵宽*.*m,背水面侧设置墙趾高*.*m,墙踵宽*.*m,采用C**钢筋混凝土。 箱型结构边墙及底板厚*.*m~*.*m,高*.*m~*.*m,宽*.*m~*.*m,采用C**钢筋混凝土,置于强风化基岩或换填基础上。 重力式挡墙高**.*m~**.*m,顶宽*.*m~*.*m,墙底宽**.*m~**.*m,采用C**混凝土浇筑,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桩板墙桩长**.*m~**.*m,直径*.*m~*.*m,板厚*.*m,桩间距*.*m~*.*m,为C**钢筋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桩底深入弱风化基岩*.*m~*.*m,桩板墙顶部采用C**混凝土浇筑盖梁。桩板墙向重力式挡土墙靠近,形成整体式结构,墙顶布置净宽*.*m的巡视通道。 斜坡护岸采用C**钢筋混凝土格构,格构中间填充浆砌块石,坡比*:*;镇脚采用仰斜式混凝土挡墙,基础置于泥岩上。堤顶内侧局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棱格内植草皮护坡。 唐家沟暗涵内置于重力式挡墙内,利用已成暗涵**.*m,**暗涵***.*m,采用C**钢筋砼,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m×*.*m(宽×高),进出口底板高程分别为***.**m、***.**m。 堤后回填平台总面积****.*m*,高程***.**m~***.*m,在桩号堤顶*+***.*处设置上堤梯步,在桩号堤顶*+***.*处设置上堤连接道路;回填平台高程***.**m,总面积****.*m*。 堤防护岸工程回填区应先清表,采用工程区合格的开挖料碾压回填,孔隙率不大于**%或干密度不小于*.**g/cm&sup*;,压实度不低于**%。 下阶段根据开挖后实际地质情况,复核堤后回填平台、亲水平台布置及路面结构,细化排水设计;进一步优化内置于挡墙墙身的暗涵局部应力水平及措施设计;施工时根据现场碾压实验确定回填碾压参数。 *.控制闸工程 基本同意控制闸工程设计。 控制闸为胸墙式,设*扇潜孔式工作闸门,渠底采用C**钢筋混凝土。控制闸采用平底板宽顶堰型式,底板高程***.**m,闸孔净空尺寸*.*m×*.*m(宽×高)。两侧闸墩长**.**m,闸顶高程***.**m,顶部设置交通桥。控制闸出口设置护坦,底板坡比*:**,在护坦末端设置齿槽,出口抛填大块石。控制闸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排涝泵站工程 基本同意排涝泵站工程设计。 排涝泵站包括安装检修平台、泵室、进出水建筑物。 泵站进站道路高程***.**m~***.**m。安装检修平台高程***.**m,采用“箱型”,基础置于C**混凝土换填的基础上,基础持力层为弱风化基岩,基础建基高程***.**m,底板厚度*.*m。采用单梁桥式起重机起吊。 泵室属于湿室型,为开敞式矩形结构,设置*台水泵,总装机功率为****kW,底板高程***.**m,安装高程***.**m,机组中心距*.*m,泵室净空尺寸**.**m×**.*m×**.*m(长×宽×高),采用C**钢筋混凝土浇筑。 进水前池为“喇叭”型式,底板高程***.**m,建基面高程***.**m,置于C**混凝土换填的基础上,持力层为强风化基岩,设置*孔进水闸,闸孔净距*.*m,进水闸底坎高程***.**m,闸顶高程***.**m,闸前分别布置*扇露顶直立式平面滑动拦污栅,闸顶设置启闭排架,排架顶高程***.**m。进水池右侧边墙采用衡重式挡墙,左侧边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墩墙。出水室为圆筒形,直径*.*m,在泵站外侧边墙高程***.**m处设置出水涵管并配置浮箱拍门,在闸室外侧设置混凝土检修步道兼作消力护坦,厚*.*m。 *.交通工程 基本同意交通工程设计。 场镇沿江道路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透层、混凝土找平、碎石垫层、碾压密实路基。 *.综合用房(含值班房) 基本同意综合用房(含值班房)设计。 综合用房为*层框架结构,与泵闸高压室和中控室合建,平面尺寸**.*m×*.*m×**.*m(长×宽×高),占地面积***.*m*,总建筑面积***.*m*。基础为C**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七)安全监测 基本同意安全监测设计。 五、机电及金属结构 (一)水机 基本同意排涝泵站选择*台潜水轴流泵方案,总装机容量为*×****kW。 基本同意泵站拍门、排气阀、起重机等辅助设备选型设计方案。 基本同意泵站设备安装布置方案。 (二)金结 基本同意泵站*孔(*.*×*.*m)工作闸门为平面钢闸门,配置*台*×***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动水启闭。 基本同意泵站拦污栅及启闭设备设计。 基本同意堤防护岸防洪闸门采用*扇悬挂移动钢闸门,孔口尺寸*.*m×*.*m,液压启闭机操作(手电两用)。 基本同意金属结构防腐设计方案。 (三)电气 基本同意泵站**kV系统采用两回进线、单母线分段的电气接线方式。 同意**kV线路设计按电力部门和铁路部门审批的方案执行。 基本同意负荷等级的划分、泵站主接线方式、主电气设备选择。 短路电流计算成果基本满足要求。 基本同意电机的启动方式及启动设备的主要参数。 基本同意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方案、通讯方案。 同意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方案、电气设备布置方案 (四)采暖通风、消防 基本同意泵站及综合用房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配置方案。 基本同意消防电源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 基本同意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配置方案。 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基本同意料源选择。 工程所需混凝土择优外购,综合运距**km;所需碎石料、砂料和块石料择优外购,综合运距***km;土石回填料利用工程开挖料,综合运距*km。 (二)施工导流 *.基本同意施工导流标准、导流时段、导流方式。 导流建筑物级别为*级,导流标准采用*年一遇,涪**流施工导流时段为**月~翌年*月;燕沟施工导流时段为**月~翌年*月,唐家沟施工导流时段为**月~翌年*月。 涪**流堤防护岸工程桩号堤顶*+***.*~堤顶*+***.*段为泵闸段和挡墙段,采用岸边围堰挡水、原河床过流的导流方式,其余堤防护岸段采用预留土坎挡水、原河床过流的导流方式。燕沟和唐家沟均采用围堰挡水、导流涵管过流的导流方式。 *.基本同意施工度汛方式。 *.基本同意施工导流建筑物设计。 (三)主体工程施工 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堤顶*+***.*m~堤顶*+***.*m段紧邻五一电灌站,施工时需保护性施工,避免对五一电灌站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采取抗滑桩等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四)施工交通运输 基本同意利用现有公路作为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案。 基本同意场内交通运输设计。 (五)施工工厂设施 基本同意施工工厂设施、生产规模和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六)施工总布置 基本同意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及施工分区。 基本同意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弃渣场位于**区米心镇禅鹤村*组,至工程区平均运距约*.*km。 基本同意新增施工临时占地**.**亩。 (七)施工总进度 基本同意工程总工期**个月。 七、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一)基本同意永久征地红线确定原则及范围。下阶段进一步优化输电架空线路征(占)地范围。 (二)基本同意实物指标复核调查方法及成果。经米心镇政府、**区水利局确认:工程永久征地面积**.**亩(集体土地*.**亩,国有土地**.**亩),搬迁人口*户**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上各*户),影响米心镇污水管道***m、给水管道***.*m。 (三)基本同意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下阶段国有土地上房屋(自行搬迁处理)应按*场评估价处置。 (四)基本同意专业项目处理原则及恢复改建设计成果。 (五)基本同意建设征地补偿投资概算编制原则和方法。 (六)经审核,补偿总投资***.**万元。 八、环境保护设计 (一)同意项目区环境敏感性识别。本项目建设范围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二)同意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三)同意施工期及运行期水、生态、气、声、土壤、人群健康等各要素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四)同意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下阶段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专题批复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九、水土保持设计 (一)同意水土保持设计依据及编制原则,同意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hm*。 (二)同意项目土石方平衡方案和弃渣场选址。本工程挖方*.**万m&sup*;,填方*.**万m&sup*;,无借方,余方*.**万m&sup*;。余方运至工程规划弃渣场堆放。弃渣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能满足弃渣场要求,且未设置在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区域,不涉及河道、湖泊和水库,选址合理。 (三)同意表土保护利用、土地整治、植被恢复、临时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同意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形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安排。 (四)同意水土保持监测及管理设计。 下阶段应按水土保持方案专题批复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基本同意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劳动安全措施、工业卫生措施和安全卫生管理。 十一、节能设计 基本同意能耗分析、节能设计和节能效果评价。 十二、工程管理设计 (一)基本同意工程管理体制、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建设期项目法人为*****区水**保护利用中心,运行期由*****区米心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管理。 (二)基本同意工程运行管理设计内容、运行管理费计划及来源规划。 十三、工程信息化 (一)基本同意信息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二)基本同意信息化系统框架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下阶段应结合网络安全保护等级,优化信息化系统网络结构,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设计。 (三)基本同意信息**共享对象、共享内容及共享技术方案。 (四)基本同意工业电视和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下阶段根据管理需求核定前端配置方案及选型。 十四、以工代赈 基本同意工程部分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劳务工作内容(如堤防护岸工程、临时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工程中专业性不强的临时工程或零星工程等)采用“以工代赈”方式支持巩固扶贫、脱贫工作,具体金额以资金补助部门的审批为准。 十五、设计概算 (一)设计概算编制采用***水利局、*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建〔****〕*号)和配套定额、文件符合现行规定。 (二)基本同意人工工资、主要材料价格、机械台时费等基础价格。按****年**月价格水平调整了部分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价格。 (三)基本同意其他建安工程单价分析和费用计算。 (四)基本同意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设备的投资。 (五)基本同意独立费用。 (六)经审查,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万元,专项部分投资****万元。较可研批复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减少***万元,减幅*.**%。 十六、经济评价 基本同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方法和结论。经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防洪效益显著,属纯公益性项目,财务生存能力较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需要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附件:**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会专家名单 专家组组长:***水利局关于**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docx 附件下载:**区米心镇二期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docx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审批项目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5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