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项目详情

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1号建议的答复

正文内容

袁大勇等**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段要素保障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该议案后,我局高度重视,一方面立即组织涉及处室进行学习讨论,细化工作任务,落实承办责任和具体承办人。根据议案内容,最终确定由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牵头,自然**所有者权益处、自然**开发利用处、国土空间规划处、村镇规划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等配合共同办理;另一方面加强同会办单位*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沟通。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充分发挥自然**和规划的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积极协作相关部门,强力推动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沿线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构建美好蓝图。一是构建了规划体系。为保障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科学推进,我局编制了《**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引领下,*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编制了*个相应的专项规划,由此构建了“*+*”规划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廊道建设蓝图。科学推动廊道村庄分类发展,有效引导**要素集中利用,黄河故道生态**廊道中涉及自然村庄****个,规划确定发展村庄**个,其中*****个,积极引导涉农资金项目、新增用地等**要素向规划发展村庄倾斜,避免过程性浪费和低效投入。同时,组织开展廊道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引领村庄有序建设,截至****年底,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沿线乡镇已编制村庄规划**个,其中*****个。此外,围绕“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引导规划师等专业人才深入基层,积极做好乡村规划服务。目前,全*共成立“规划师下乡工作站”**个,其中黄河故道沿线乡镇***袁镇工作站已挂牌成立并开始工作。二是明确了建设方向。《**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建设“绿色水美生态廊道、**增收经济廊道、城乡一体示范廊道、文旅融合展示廊道”为目标,围绕“水美”做文章、“**”强支撑、“宜居”抓提升、“文旅”促融合,高起点高质量推动黄河故道建设。三是优化了空间布局。充分考虑黄河故道流域永久基本农田的分布,利用“三区三线”划定契机,在完成省*下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同时,调整优化古黄河沿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布局,全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平方公里,其中***生态红线比上轮上报数减少了*.**平方公里,实现了高效统筹**保护和项目保障,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建设留足了空间。 (二)强化资金支持,助力廊道建设。为有力支撑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我局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助力廊道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山水工程”上级补助资金。我局加大对上协调争取力度,***两河(京杭大**、黄河)廊道生态修复项目和***新袁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已获国家和省山水工程专项补助资金*.**亿元。上述两个项目均已启动实施,将在两年内实现整体性、系统性、一体化的**生态廊道生态保护和修复格局。二是积极争取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资金。加大争跑力度,扩大我*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规模,今年以来,全*争取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规模****亩、流转资金**.**亿元,其中***流转规模***亩、流转资金*.**亿元,流转规模和资金交易量均占全*的**.*%,有效助力了黄河故道生态**廊道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房改善项目建设。三是安排*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年以来,已在卢集、李口、**、新袁等**排*个*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万亩,投入资金****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优化了乡村生态系统各空间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农业现代化综合配套水平,促进**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四是积极争取耕地保护激励资金。近两年,我*共争取省级耕地保护激励资金****万元,其中******万元,有效支撑了黄河故道沿线乡镇、村庄耕地保护工作落实。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步伐。一是我局全力支持黄河故道沿线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总盘子。***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工程成功列入****年度省重大项目清单,用地计划由省直接保障。二是支持黄河故道沿线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优先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用地需求,截至目前*****个项目总面积****亩(含设施农业等不涉及建设用地**个项目****亩),已经保障了**个产业类、基础设施项目****.*亩,*个项目(**二期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和新袁镇综合污水处理厂**.*亩)正在组卷,*个博物馆项目不符合规划。三是保障机制有效建立。积极指导***统筹使用增量、流量计划,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保障农村村民住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用地,并优先用于黄河故道沿线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四)强化工作措施,推进任务落实。根据《关于编排****年黄河故道生态**廊道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我局严格按照“统筹谋划、系统治理、连片开发”的原则投放土地整治项目,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对廊道建设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年共在***新袁镇、***王官集镇、**新区皂河镇、洋河新区投放土地整治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实现新增耕地***.*亩。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入库备案。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 继续加强规划引领。一是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中落实黄河故道生态**廊建设有关内容和要求,指导***注重“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融合,建立以“多规合一”理念为统领的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沿线相关规划。二是强化沿线村庄特色塑造,延续和保护村庄传统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加强保护乡土文化和村土特色。三是加强**农房项目规划设计和特色塑造,注重挖掘、传承、彰显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筑文化特色。 *. 继续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用地规划服务和用地保障。对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确需点状布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保等要求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在按规定办理转用、征收手续后,依据经批准的相关规划做好项目选址,服务后期供地。统筹各类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在每年单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基础上,统筹增减挂钩计划和其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确保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应保尽保。 *. 放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国家试点效果。经我局多次向部、省厅沟通汇报,***已列入国家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试点城*名单,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指导***局按照自然**部《指导意见》和试点《实施方案》,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级试点的机遇,积极落实,大胆尝试,化解相关瓶颈问题,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工作中,坚持“审慎稳妥推进、守住底线红线、节约集约利用、同地同权同责”基本原则,突出八个改革重点,注重与***正在实施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相融合,力求在入*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塑造典型。 *. 在项目资金上再争取。一是积极向省自然**厅汇报,争取***“国家山水工程”子项目获得更多的上级补助资金。二是支持***统筹整合使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专项补助资金、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收益等,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三是稳步推进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等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工作,并持续争取扩大节余指标省域内交易规模。 *. 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是通过自然**调查和监测,筛选出*场认可的可交易的生态产品,并建立***生态产品项目库,明确生态产品项目清单。二是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理清权益类生态产品,包含但不限于:林业碳汇、水稻节能减排、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用地指标。三是结合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端,探索构建生态产品收储和交易机制,激发生态产品的供给、项目开发,在产业投资、用地需求等方面推进生态产品需求,建立产品供给、项目开发、收储机构互赢的收储交易机制。 *. 支持重点项目开展“点状供地”试点。拟支持**在黄河故道区域开展点状供地试点,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对黄河故道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开展点状供地试点,按照具体实施项目中包含的建筑物(构筑物)占地范围计算占地面积、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条件指标。 *.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在李口镇**村、芦塘村、吴集村,新袁镇**村分别**一座污水处理站,完善村级污水管网,确保村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二是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对沿线新袁镇、李口镇、**街道农用地开展休耕轮作、科学施肥,继续实施化肥减量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黄河故道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考虑恢复黄河故道水系,开展古黄河生态修复,补充源头来水,保持黄河故道自西向东的生态流量;全力推进龙窝潭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围绕打造绿色水美生态廊道,突出生态**功能,践行绿水**就是**银山的理念,不断改善龙窝潭片区的水体水质,美化环境。 本条议案原文及答复件可以公开。 ***自然**和规划局 ****年*月**日 联系人:吴方 联系电话:*********** 抄 送:*政府办公室 *人代联工委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审批项目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4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