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项目详情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关于昆缆特种电缆研发生产工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正文内容

***生态环境局**分局关于昆缆特种电缆研发生产工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限:****年**月**日—****年**月**日。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邮箱:*********** 通信地址: ******凤麓街道人民西路**线*号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昆缆特种电缆研发生产工业园建设项目 **省******提古工业园区*号 昆缆集团电缆(**)有限公司 报告表 **卓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昆缆集团电缆(**)有限公司拟在**省******提古工业园区*号建设“昆缆特种电缆研发生产工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万元,建设完成后年产**万km电线电缆。项目建设内容:***个标准生产厂房(包括原料仓库、导线生产车间、电力电缆车间、电线车间、电线室内仓库、特种电缆车间)、实验室、货场、综合楼、员工宿舍相关业务辅助设施用房,同时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围墙、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 项目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粉尘、焊接烟尘、施工机械及车辆燃油废气等。 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建筑材料装卸、运输,施工垃圾堆放,施工车辆的扬尘等。为降低施工粉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①施工场地定期洒水,有效防止扬尘,在风速大于四级风速气象条件下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 ②施工建筑材料定点堆放,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用蓬布遮盖建筑材料,尽量按量购进建筑材料,避免在场内长时间堆放; ③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施工后期建筑垃圾及时清理; ④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严密,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不得污染道路; ⑤优化施工期间运输车辆的出入场路径; ⑥运输车辆及机械驶出施工场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 ⑦在施工中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施工污染。 (*)焊接烟尘影响 根据工程规模,项目焊接工程量较小,焊接过程烟尘量不大,呈无组织排放。焊接烟尘经自然扩散和稀释。 (*)施工机械及车辆燃油废气影响 项目施工车辆运输过程及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将对沿路居民生活及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加强对车辆及施工机械的维修,尽量减少尾气的排放。 (*)使用涂料产生的废气 项目建筑在后期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属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挥发性有机废气等。装修阶段的油漆废气排放周期相对较短,装修期间涂刷油漆时,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 *、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置*个容积约为*m*的临时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全部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影响较小。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及距离衰减,并禁止施工人员抛掷物品,搬运时尽量轻拿轻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施工)等措施治理后,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弃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土石方 经水土保持方案统计,项目建设不产生弃方,无永久弃渣产生。 (*)建筑垃圾 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集中堆存,能回收利用的部分,重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施工人员均不在项目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至垃圾房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二)运营期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拉丝废气、挤出废气、喷码废气、破碎粉尘、异味、电缆燃烧实验废气以及厨房油烟。 (*) 拉丝废气 拉丝工序在封闭的拉丝机器内进行,采用润滑液对拉丝后的线材进行退火,润滑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绝大部分的拉丝碎屑在拉丝机内被润滑液带走,仅有少量挥发性有机物 (以非甲烷总烃计) 以及拉丝粉尘随线材带出。 这部分粉尘通过生产车间隔挡、 自然扩散后呈无组织形式外排,少量挥发性 有机物 (以非甲烷总烃计) 经扩散稀释后,呈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 (*)挤出废气 项目挤塑工序、挤护套工序加热过程由于绝缘及护套材料在挤塑过程随温度升高发生热解从而使低分子的气体散发出来,PVC受热分解的污染因子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和氯化氢、氯乙烯。低烟无卤阻燃料、交联聚乙烯及TPV橡胶受热分解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在每台挤塑机出口分别设置集气罩将挤塑废气统一收集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标准后由*根**m高排气筒排放。 (*)粉尘G* 项目各车间挤塑过程产生的废边角料经*台塑料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返回生产线,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全部进入两台破碎机自带布袋除尘器处理,最终由同一根**m高排气筒呈有组织排放。 (*)电缆成束燃烧实验实验废气 电缆燃烧实验燃烧废气经全封闭测试设备全部收集进入布袋除尘器(TA***)+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TA***)处理后由**m高排气筒DA***排放。 (*)喷码废气 项目电线电缆加工完成后同步使用喷码机在产品表面印刷上本公司的标志,在此过程使会产生少量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产生量较小,不易于收集,因此印标废气成无组织排放,且加强车间通风。 (*)食堂油烟 项目食堂油烟经净化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经高于宿舍*.*m高的排气筒外排。 (*)生产异味 项目运营期异味主要来源于卫生间、化粪池、污水暂存池、垃圾桶、污水处理站及生产车间。项目化粪池及污水暂存池为全封闭式加盖设计,垃圾桶加盖顶棚,异味产生量较少,呈无组织排放。项目采用的原料为PE、PVC及聚四氟乙烯颗粒,挤塑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呈无组织排放,由于挤塑工艺为密闭式工艺,挤塑时喷嘴紧贴模具进行注塑挤出,无组织量较少,生产过程生产车间加强通风,拟在车间外布置绿化,种植乔木、灌木,恶臭经过绿化吸收后对大气影响较小。确保厂界无组织臭气浓度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标准要求,无组织臭气浓度≤**(无量纲)。 (*)无组织排放废气防治措施 项目无组织废气为未收集的挤塑废气、喷码有机废气等。为了进一步减少有机废气对生产车间空气环境的影响和保障工人健康,采取下列措施: ①加强生产车间内通风,并设置较强的排风系统; ②提高集气罩废气收集效率,加强挤塑工段的风量控制,确保挤塑过程产生的废气能够有效收集; ③加强设备维护,防止不良工况下的有机废气产生; ④拉丝粉尘通过生产车间隔挡、自然扩散后呈无组织形式外排,生产车间通风良好,确保无组织粉尘达标排放; ⑤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操作时佩戴口罩; ⑥加强操作工的培训和管理,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程进行,以减少人为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生产用排水 项目生产过程用水主要包括挤塑过程冷却用水、乳化液稀释用水及蒸汽交联用水等。 ①挤塑工艺冷却水 项目**台挤塑机后均设有一个冷却水槽(尺寸为:***mm****mm***m,容积为*.****m*)供电线、电缆挤塑(绝缘层及护套挤出)后进行冷却,冷却水进入项目区西北角冷却循环水池(容积****m*)循环使用,不外排。循环水池定期投加混凝剂PAC进行除泥沙、除铁锰、除钙镁、降低浊度和总硬度处理以保证循环水水质。 ②蒸汽交联用排水(蒸汽冷凝水、电锅炉浓排水) 项目交联聚乙烯类电缆料采用蒸汽交联,蒸汽使用*台电能蒸汽发生器提供,蒸汽交联冷凝水经蒸汽房落水口排至项目区循环冷却水池作为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蒸汽软水机制备过程形成浓水排放,排水硬度较高,主要含有钙、镁盐类,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项目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暂存于污水暂存池回用于项目区绿化及道路洒水降尘。 (*)生活用排水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与综合楼、员工宿舍生活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预处理,特缆车间办公区洗手冲厕废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燃烧实验室西侧公厕洗手冲厕废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机修车间东北角公厕洗手冲厕废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所有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项目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暂存于污水暂存池,最终回用于项目区绿化及道路洒水降尘。 *、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①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 ②运营过程中应加强主要产噪设备的保养、检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③风机设减震垫进行基础减振,风管设软连接,对设备进行有效地减震、隔声处理。 ④对操作员工影响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噪用品,如防声耳塞或耳罩等。 ⑤加强管理培训,确保工人文明操作,装卸货物时轻拿轻放,避免因野蛮操作产生的突发性噪声;以上处理措施在各行业噪声防治中广泛应用,处理效果好。 *、固体废物防治对策措施 项目打包废料、废边角料、布袋收尘统一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外售;不合格品定期返回生产线再加工;生活垃圾由项目区工作人员使用带盖式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食堂餐厨垃圾通过加盖塑料桶收集后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处置;废油墨瓶、废拉丝乳化液、废活性炭、废液压油、机修废物等分类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更换的废循环冷却液直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区暂存。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厂区进行分区防渗,柴油库、润滑液池、危险废物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地面和四周墙裙脚采用“水泥+*mm厚HDPE+环氧树脂”进行重点防渗处理,渗透系数≤**-**cm/s,危废暂存间地面向内形成一定的坡度,并设置围堰或在门口设置门槛,防止废矿物油泄漏后进入外环境。 ②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定期对危废储存容器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检记录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迅速给以消除。 ③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局**分局备案。建立完善的应急报告制度,落实应急物资和经费,日常加强应急演练。 (三)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以及相关规划,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与周围居民点、学校、医院等关心点距离较远,选址合理。在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废处置率***%,对当地环境质量及主要关心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不降低当地环境功能的原则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项目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进行环境管理,保证项目内的废气处理设施及其他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条件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审批项目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4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