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项目详情

宁德市水利局关于寿宁县西山水库大坝工程安全鉴定的批复

正文内容

***投集团**水务有限公司:   贵单位《关于申请*****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的请示》(闽寿水务〔****〕**号)收悉。*月**日,我局组织专家对《**省*****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并复核通过了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的报批稿。经审核研究,我局基本同意专家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为二类坝。   请贵单位按照鉴定意见和建议,督促大坝管理单位落实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安全检查、维修养护等各项工作,加强大坝安全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大坝运行安全。   附件:*****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利局   ****年*月**日   (此件主动公开)   ********水库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 库 名 称:********水库大坝   水库管理单位:***投集团**水务有限公司   安评编制单位:**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鉴定审定单位:***水利局   鉴定通过时间:****年*月   前  言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引水系统组成,工程于****年*月通过蓄水验收及竣工验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试行)》(闽政〔****〕***号)和省水利厅发布的《**省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细则》(闽水〔****〕水管**号)的规定,需定期进行大坝安全评价、鉴定,为此,业主单位***投集团**水务有限公司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评单位),对本水库大坝进行定期安全评价。   安评单位参照水利部《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以下简称《导则》),对大坝进行了分项评价,出具了“**省*****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送审稿)”(以下简称《评价报告(送审稿)》)。我局于****年*月**日组织专家对《评价报告(送审稿)》进行评审。   ****年*月**日专家组上午察看了正在运行中的大坝现场,下午在***水利局会议室召开《评价报告(送审稿)》评审会。专家组听取了安评单位的评价汇报,参照《导则》的要求对《评价报告(送审稿)》进行了技术评审。   工程业主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于****年*月底向安评单位补充提供了大坝工程的完工和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安评单位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和大坝整改情况,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补充,于****年*月提交了经修正后的《评价报告(报批稿)》。   专家组对提交的《评价报告(报批稿)》进行了复核并予以认可,通过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的技术审查。 水库名称 ********水库 所在地点 ******大熟村 所在河流 六六溪水库上游的**支流 安评总库容 ***.**万m* 水库管理单位 **省水利投资集团(**)水务有限公司 鉴定组织单位 ***水利局 安评承担单位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鉴定审定单位 ***水利局 工程概况: ********水库由砌石重力坝、开敞式溢洪道、供水系统等建筑物等组成,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的小(*)型水库,供水规模*.**万吨/日,主要是与六六溪水库联合调度,满足鳌阳镇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水库大坝为砌石重力坝,水库坝址位于******境内大熟村东南岩际下南侧,所在河流为六六溪水库上游的**支流。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sup*;,河道长*.**km,河道平均坡降**.**‰。正常蓄水位****.**m,最大坝高**.*m。安评复核按规范推荐水库总库容***.**万m*。大坝为*级建筑物,初设与本次安评复核防洪标准均为**年一遇设计、***年一遇校核。安评复核推荐设计洪水位****.**m,校核洪水位****.**m。 大坝:大坝坝顶高程****.**m,河床处最低开挖高程***.**m,最大坝高**.*m,河床溢流坝段最大底宽**.**m。坝顶总长***.**m,大坝由左右挡水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左右岸挡水坝段长分别为**.**m和**.**m,溢流坝段长**.**m。坝体上游面为竖直面,下游面坡度为*:*.**。坝顶设交通桥,桥宽*.*m。大坝分*个坝段,各个坝段长度在**.*m~**.*m之间,横缝采用通缝布置。 泄洪建筑物:溢洪道为开敞式,布置在河谷中央,上部设交通桥,不挂闸;溢洪道共*孔,每孔净宽*m,中墩、边墩厚度*m,堰顶高程为****.**m。溢流堰堰面曲线为WES型,原点上游采用圆弧曲线,接相切直线段,与下游反弧段相衔接,反弧半径*m。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坡比为*:*.**。溢流面 两侧墙厚度为*m,溢流面及侧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溢流面宽度从上部宽**m渐缩到底部宽**m,消能方式为底流消能,溢流面底部设消力池,池底高程***.**m,消力池长**m,池深*.*m。 引水系统:**水库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管道组成,进水口采用分层取水结构,塔式分层进水口布置在左岸大坝紧贴在上游坝面,侧向取水。大坝正常蓄水位为****.*m,死水位为***.*m,淤沙高程***.**m,水位变幅**m。 进水口由分层进水塔和启闭房等组成。进水口长*.*m,宽*.*m,高**.*m,进口底板高程为***m,位于死水位***m高程以下*.*m,满足安全余压要求。检修平台高程****.*m,分层取水高程分别为***.*m、***.*m。在进口设有拦污栅*道、取水闸门*扇。拦污栅采用Q***材料结构垂直布置,孔口尺寸为*×**m(宽×高),采用QBH**.*移动式电动葫芦启闭机启闭;取水控制闸门为潜孔式平面定轮门,孔口尺寸*×*m(宽×高),闸门采用QBH**.*移动式电动葫芦启闭机启闭;进水口后管道设直径为*.*m的通气孔。进水口后接钢管,钢管穿出坝外与引水管道连接,钢管后设一个蝶阀。钢管直径*.*m,总长约**m(坝内钢管长约**m),钢管壁厚为**mm,钢管总重约*t。引水管管道从水库大坝接出,向下游引至六六溪自来水水厂,管道长*.***km。 放水管:进口布置在大坝右岸,进水口底板高程***.*m,采用钢管,钢管直径为*.*m,总长约**m(坝内钢管长约**m),钢管壁厚为**mm,钢管总重约**t。放水管穿出坝外放水到河道内,出口设置闸阀。 **水库工程于****年*月动工兴建,于****年*月**日竣工投入运行,大坝历年多次泄洪,目前未见异常。 大 坝 现 场 安 全 检 查 专家组通过现场观察检查,大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年*月**日现场检查项目有:近坝库岸检查、大坝形线控制、大坝形体外观尺寸测量复核、坝体渗流、坝基渗流、绕坝渗流、坝顶溢流堰、引水系统、放空管等。 ****年*月**日现场检查存在问题: (*)大坝右岸山体边坡陡峭,坝肩风化较深,局部发育有节理裂隙带,原设计开挖坡比为*:*,现状开挖边坡偏陡,存在坝肩边坡的稳定问题。 (*)大坝背水侧存在*处渗湿(坝左*+***高程***m的位置、右*+***高程约***m的位置)和多处游离钙析出点,其中右*+***高程约***m处的渗湿点有明显渗水流出,另*处渗湿点表现为坝面湿面,无明显渗水流出。 (*)根据现场调查,坝左*+***.*(高程***m)、坝左*+***(高程***m)、坝左*+***(高程***m)、坝右*+***(高程***m)、坝右*+***(高程***m)等廊道顶部位置存在明显渗流;廊道排水沟淤堵,地板出现积水;廊道内混凝土面层多处出现蜂窝现象,侧面及顶部多处发现游离钙析出的现象。 (*)右岸坝肩岩体在蓄水位以下,存在绕坝渗漏,现场检查在右岸廊道底的位置(高程约***m处)存有渗漏点,表现为坡面渗湿,有明显渗水流出。 (*)左岸下坝道路杂物较多,对日常巡查不利,管护不够。 (*)上游水位尺字体刻度模糊,影响日常巡查观测;无下游水位监测设施及渗流监测设施。 (*)水库无水雨情自动测报设施。 本大坝已有的安全监测项目有:现场检查(坝体、坝基、坝肩、近坝库岸)、环境量(上游水位、气温、降水量)、变形(坝体表面位移)。除缺下游水位及渗流监测设施外,**水库大坝监测项目基本满足《砌石坝设计规范》SL**-****和《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必设项目和原设计要求。 (*)水位、气温、降水量:**水库上游坝面设有水位尺,但现状水尺度数模糊;左坝肩大坝后侧的观测站中设有气温监测仪和降水量监测仪,但没有进行监测资料的记录工作,无相关监测资料。 (*)坝体位移观测:**水库目前设有坝体表面位移监测(坝面布置位移观测点,坝肩布置工作基点、校核基点),但没有进行监测资料的记录工作,无安全监测资料。 (*)本次安全评价主要通过现场检查及日常巡查定性分析。大坝坝体现场检查分析,大坝变形未见明显异常趋势,但下游坝坡及排水廊道存在渗漏,需加强监测。 结论:本次安全评价现场检查未发现明显的裂缝、沉陷等现象,大坝外观良好,轮廓清晰,认为大坝安全性态基本正常。 大 坝 安 全 分 析 评 价 工程质量评价 本安评以历史资料法为主,结合现场检查法、钻探试验法,对大坝各个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逐一分析、复核和评价。安评单位认为: (*)坝基开挖:大坝基础总体较为平整,岩体弱风化,坝基开挖基本到位,地勘检测也予以证实。安评结合现场观察,认为坝基中间和左岸坝肩的断层影响带破碎岩体已通过回填置换混凝土处理,两岸局部较破碎岩体已进行了深挖回填置换混凝土处理,并已通过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联合检查验收并进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坝基开挖质量达合格。 (*)坝基防渗处理:原大坝施工进行过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接缝灌浆。其中共打设固结灌浆孔***个,总进尺****.**m,灌浆段总长度为****.**m,固灌结束后压水试验抽检**孔,压水试验成果满足要求。共打设**个帷幕孔,总进尺****.**米,灌浆段长度为***.**m,总耗灰量为*****.**kg,在帷幕灌浆完成**d后,共布置*个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成果满足要求。接缝灌浆共布置*个灌浆坝块,累计灌浆***m&sup*;,检查孔压浆检查**处,检测结果合格。 质量评价:根据地勘资料和施工试验资料,并结合现场检查,现状大坝坝基未发现明显渗漏现象,坝基防渗质量合格。 (*)排水和基础垫层:本工程在帷幕灌浆下游侧设一排主排水孔,孔深**m,孔距*m;坝体基础采用*.*m厚C**素砼垫层,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坝基处理及坝基防渗工程分部:分部工程共有**个单元工程,**个单元全部合格。坝基砼垫层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筑坝材料:根据原材料检测资料,结合现场检查后认为,本大坝坝面砌石较**,外观形象较好;筑坝所需的水泥、砂、石料、钢筋等材料均已接受相关检测,基本满足坝体结构、运行的要求,本次安评认为筑坝材料达到“合格”等级。 (*)坝体砌筑:坝体采用C**细石砼砌毛块石,砌体设计容重*.**t/m&sup*;,埋石率达到**%以上,大坝施工工序、砌筑温度控制、坝体养护等符合规范要求。大坝坝体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累计完成钻压水孔***个,钻孔长度***.**m,单位透水率最大ωmax=*.**Lu,最小ωmin=*.**Lu,透水率符合设计要求。左岸重力坝段、右岸重力坝段、溢流坝段*#坝块、溢流段*#坝块、消能防冲工程经施工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经现场检查来看,大坝下游坝面多处出现游离钙析现象;此外坝内廊道多处存在渗漏滴;廊道内混凝土面层多处出现蜂窝现象,侧面及顶部多处出现游离钙析现象,但尚不严重影响坝体安全,故本次安评认为坝体砌筑可以达到合格等级。 (*)溢流堰:溢流面及侧墙采用现浇C**钢筋砼。溢洪道设在坝顶中部,为开敞式堰顶自由溢流,堰面未见气蚀、裂缝、勾缝脱落等现象。堰面尺寸、堰型符合设计、运行的要求,由于施工过程中砌体尺寸未控制到位,溢洪道溢流面不平整,两侧边墙存在变形,但尚不严重影响坝体安全。综上,溢流堰砌筑施工质量可以达到“基本合格”等级。 (*)引水工程:现场检查进水口紧靠在坝体上,其砌体结构为坝体的一部分已完成施工,进水口的金属结构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故本次安评认为引水系统取水口施工质量可以达到“合格”等级。 (*)放空管:压力钢管与坝体接触尚好,未见明显渗流;坝后闸阀启闭尚正常。放空管采用钢管,钢管直径为*.*m,总长约**m,承插头未见漏水,近坝脚支墩施工质量总体较好。安评认为放空管施工质量可以达到“合格”等级。 安评单位综合评定:大坝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为“基本合格”。 运行管理评价 (*)本水库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职责明晰。基本能够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结**库大坝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基本能得到较好落实和执行。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防汛公路满足防汛抢险要求,通信设施完备。 (*)水库已制定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并且已经由***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批复。 (*)能按审批的调度规程合理调度运用,能及时掌握大坝安全性态。 (*)水库能够做到对水库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和日常维护,虽然大坝存在渗流(绕坝渗漏、坝体及廊道渗漏),但尚未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水库大坝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安评单位将水库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较规范”。 防洪标准复核 本次安评对河道特征、溢洪道的尺寸进行了复核。 本次安评防洪标准采用**年一遇设计、***年一遇校核。采用推理公式法(沿海区)、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推理公式法(Ⅱ-*区)进行洪水复核计算,计算的P=*.*%洪峰流量**.*m*/s,P=*.**%洪峰流量**.*m*/s。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条文说明第*.*.*条规定,本安评推荐****年初设成果,即:P=*.*%洪峰流量**.*m*/s,P=*.**%洪峰流量**.*m*/s。 本次安评计算,***年一遇的校核洪水位为****.**m,**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m,**年一遇洪水位****.**m。 **水库大坝坝顶高程由工况②控制,现状坝顶(无防浪墙)高程在****.**m,高于计算坝顶高程为****.***m;同时现状交通桥梁底高程为****.**n,同最高洪水位(即校核洪水位****.**m)的净空在*.**m>*.*m。因此,坝顶高程满足***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 **年一遇消能防冲时,溢洪道下泄流量为**.**m&sup*;/s,消能池深度要求为*.***m,消力池池长度要求为**.***m。现状消力池池长为**m,但池深为*.*m,不满足规范要求。 安评做了下游河床水位与下泄流量曲线复核计算,在*.*%、*.**%、*%三种频率工况下,计算的流速均小于下游河床的抗冲刷流速,下游河床防冲消能满足要求。 综上,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洪水能够安全下泄,本次安评将大坝防洪安全等级评为“A”级。 渗流安全评价 本安评采用现场检查法和经验类比法,并访问大坝管理人员,了解施工与运行情况,来评价本大坝现状的渗流安全性态等级。 安评单位认为: (*)坝基开挖及处理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水库的运行要求,大坝坝基渗流性态安全。 (*)左、右坝肩的基岩岩体为破碎~完整性差,通过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处理后已达到建基的要求,但根据现场检查,大坝从运行过程看右坝肩坝体与坝基结合处存在少量的渗漏现象。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大坝右坝肩处局部发育有节理裂隙,建议后期采取渗漏防护措施及监测设施。 (*)现状大坝廊道地面有积水,廊道内壁及大坝背水坡存在多处渗湿,多位于坝体施工缝间,多表现为坝面湿面。根据现场调查,坝左*+***.*(高程***m)、坝左*+***(高程***m)、坝左*+***(高程***m)、坝右*+***(高程***m)、坝右*+***(高程***m)等廊道顶部位置存在明显渗流;背水坡*处渗漏点有明显渗水流出,但尚不严重影响大坝安全。因此,本次安全评价认为**水库大坝坝体渗流性态基本安全。 (*)溢流堰、导流孔、引水系统和放空管与坝体交接较好,未发现有渗漏痕迹,渗流性态满足要求。 综上,本次安评认为大坝渗流安全性总体一般,评为“B”级。 结构安全评价 安评单位做了坝体尺寸复核,提交了坝体应力计算、抗滑稳定计算所需的相关参数(水位、地质等)。采用理正岩土*.*程序对坝体应力进行了复核计算,结果为:在基本荷载、特殊荷载组合*种工况下,基本组合下坝基面抗滑稳**全系数K’均大于*.*,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情况) 坝基面抗滑稳**全系数均大于*.*,坝踵垂直应力不出现拉应力,坝趾垂直应力小于坝基允许压应力。因此,本安评认为大坝抗滑稳定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在各计算工况下,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的坝踵和坝趾最大垂直应力均小于砌体容许压应力和基岩的允许应力,且坝体上游面均为压应力、坝体最大主应力小于砌石容许压应力值。因此,本安评认为大坝坝体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在基本荷载(正常、设计工况)工况下,坝肩最小抗滑安全系数K′=*.***>*.*,满足要求;在特殊荷载(校核工况)下,坝肩最小抗滑安全系数K′=*.***>*.*,满足要求,坝肩抗滑稳定。 泄水建筑物泄流安全、结构强度与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死水位与引水系统进水口底板之间的高差不满足规范要求,消力池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但尚不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考虑到下游河床出露弱风化凝灰熔岩,岩体相对完整,抗冲刷能力较强。因此,认为泄水建筑物基本满足要求。 大坝右岸山体边坡陡峭,现状土体裸露,存在坝肩边坡的稳定问题,但尚不严重影响工程安全。 综上,安评单位将本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A”级。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引水系统涉及的金属结构有:进水口拦污栅、取水控制闸门、闸门启闭机、穿坝引水钢管及闸阀、通气孔、坝后输水管工作桥。 放空管涉及的金属结构有:坝内钢管、出口闸阀。 安评单位认为: (*)**水库金属结构布置合理,设计与制造、安装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金属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 (*)引水系统手动控制闸阀能正常启闭,运行可靠。 (*)引水系统的输水涵管、放空管均未超过报废年限,可正常使用。 (*)闸门启闭机设备完好,但钢丝绳存在明显断丝现象,急需更换。 综上,本次安评将金属结构安全评为“A”级。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坝存在右岸绕坝渗流;坝面局部有渗湿面和游离钙析出点;坝内廊道积水,廊道内混凝土面层多处出现蜂窝现象,侧面及顶部多处发现游离钙析出的现象;大坝右岸山体边坡陡峭,坝肩风化较深,局部发育有节理裂隙带,原设计开挖坡比为*:*,现状开挖边坡陡峭,存在坝肩边坡的稳定问题;大坝上游水尺字体刻度模糊,缺下游水尺;水库设有位移观测设施,缺渗漏监测设施;闸门启闭机设备完好,但钢丝绳存在明显断丝现象,急需更换。 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二类坝 对运行管理或除险加固意见和建议: (*)针对右岸边坡存在滑坡可能,建议增设排水沟截沟,边坡采取锚固挂网喷浆处理。 (*)建议更换上游水位尺并加设下游水尺。 (*)疏通廊道内排水沟槽,解决廊道地面有积水问题。 (*)建议完善大坝的安全监测设施,加强坝体渗湿观察;建议在大坝下游坝面**排水沟,在廊道内增设管道将廊道顶部及底部渗水引流至排水沟。 (*)建议加强库区管养工作,及时清理库面垃圾、下坝台阶上的杂物及溢洪道的建筑垃圾,保障水库泄洪安全。 (*)及时更换闸门启闭机钢丝绳。 (*)建议水库增设水雨情自动测报设施。 (*)进一步加强对大坝的日常巡视和安全监测工作,并做好检查和监测资料的记录、整编和保管工作。 大坝安全鉴**论: 安评单位鉴定意见为:大坝工程质量评为基本合格,水库运行管理评为较规范,防洪标准、结构安全、金属结构安全评为A级,渗流安全评为B级。根据分项评价,综合评定本水库大坝为“二类坝”。 按水利部《导则》,评审鉴定小组评定本水库大坝鉴定为二类坝。 专家组组长: (签字) 年月日            抄送:***水利局。   ***水利局办公室  ****年*月**日印发 宁水审批〔****〕**号(A*)****水库(*).doc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审批项目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4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