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4月30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正文内容
**********生态环境局关于****年*月**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生态环境局拟对***支线管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 、****-******* 传真:****-******* 、****-******* 通讯地址:***沙子坝路***旁**********生态环境局环评科 ***经济开发区幸福大厦(匀东**饭店旁)黔南州、***一体化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州生态环境局B***室,****-******* 邮编:******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支线管道工程 **********-***-黔南州***、*** 国家管网集团**省管网有限公司 **碧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黔南州***、***境内,为改扩建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管线长度**.**km,管径D***.*mm,设计压力*.*MPa,设计输量为*.**×***Nm*/a,沿线设置线路截断阀室*座,均为B类监控阀室,设置站场*座,其中云雾首站为现状站场改扩建,**分输站和醒狮分输站为**站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一)施工期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对使用频繁的道路路面采取洒水处理,以减少路面沙尘的扬起,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低速行驶,加强进出场区道路的维护,避免运输道路的损坏造成运输车辆颠簸,从而产生扬尘。在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化管理,统一堆放材料,设置专门库房堆放水泥,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土方开挖、调运、装卸等极易产生扬尘的施工环节尽量避免在大风干燥季节实施,车辆装卸尽量降低操作高度,粉粒物料严禁抛洒,细颗粒散装建筑材料应储存于库房内或密闭存放,运输采用密闭式罐车运输。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严格禁止驶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土方开挖时及时送至填方处,并压实,以减少粉尘产生量;并尽快完成站场的场区地面的硬化与绿化工程。管沟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段施工,管沟开挖产生的土方待管道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回填,尽量缩短其堆存时间,使其保持一定量的含水率,从而减少扬尘产生量。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 本项目不设置施工生活营地,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不外排。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河流定向钻施工场地产生的机械冲洗废水、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站场(阀室)混凝土养护废水及基坑废水等)。本项目在定向钻施工场地、站场及阀室施工场地各内设置*个临时隔油沉淀池,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等,不外排。 (*)试压废水 本项目共分*段进行分段试压,试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包括机械杂质和泥沙等,无有毒有害物质。本项目采取上一段产生的试压废水通过“污水过滤器+试压废水沉淀池(防渗)”过滤沉淀处理后复用于下一管段试压,最终试压管段产生的试压废水通过设置的“污水过滤器+试压废水沉淀池(防渗)”过滤沉淀处理后作为施工期临时占地抑尘洒水及复垦绿化用水。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加装减振机座。针对铁厂幼儿园,避开上学时段,施工场地沿学校一侧设置移动式声屏障。运输车辆经过居民点附近路段时,限速行驶,并禁鸣高音喇叭。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维护和保养。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项目开挖的土石方及时进行回填,减少土石方的临时堆存时间。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内产生的施工废料进行集中收集,废焊条、废包装材料、废金属收集后回收利用。清管产生的少量铁屑,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禁止乱堆乱放,禁止随意倾倒。施工过程中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渣后循环使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泥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自然脱水后就地填埋处置,并进行覆土复原。沉淀池产生的底部泥浆用于加筑堤坝或平整场地,不能利用的部分,在已防渗的泥浆池中进行固化处理后,覆土掩埋恢复植被。施工期机械设备大型维修保养去专业设备维修点,日常维护外包给专业人员,产生少量废机油经维护区铺设吸油纸处理后,直接由维护人员带走,不在施工场地存放。 *.穿越河流保护措施 本项目围堰开挖穿越溪沟推荐在枯水期以及避开雨季进行施工,采取围堰导流的方法分段进行开挖,施工结束后,对河道内可能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和土方进行清理和疏浚。在穿越河道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严禁在河道范围内设置营地,严禁施工废料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中,严禁在河道两侧内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严禁在河道内清洗施工机具、倾倒废水。 *.穿越摆龙河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穿越的摆龙河段主要为湿地公园保护河段,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定向钻施工范围,施工控制在划定的施工场地内完成,施工期严格落实定向钻穿越摆龙河的施工工艺,定向钻入土点和出土点、回拖场地应远离摆龙河水域。不得再在定向钻入土点至出土点设置任何形式的施工作业区、材料堆场、管道加工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施工场地产生的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后依托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道路的洒水抑尘等,不外排。施工期试压废水不得排入摆龙河,定向钻施工场地设置专门的泥浆池,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与钻渣一同就地填埋处置,并覆土复原,严禁向摆龙河倾倒废水与固体废弃物,管道试压采用的是无腐蚀性的清洁水进行试压,项目采取分段试压的方式,分输站试压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周边自然水体,试压废水不得排入摆龙河河段。 *.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将穿越汪家大井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穿越鱼洞峡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该段生态保护计划,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并对临近保护区的施工段进行监理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前实地勘定的线路进行施工,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施工活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以及管理工作,禁止施工人员在保护区乱扔生活垃圾、排放污水等破坏水环境的行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人工恢复植被,重建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并对该段沿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施工车辆要进行严格管控,严格禁止运输弃渣、弃土、油品的运输车辆进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编制施工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限制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的运输,严格按照预案建设环保应急设施。 *.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设立施工期环境管理机构,落实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优化施工布置,尽量将施工临时用地布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项目工业场地、进场道路清理及基础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将表层的熟化土壤进行剥离并单独保存,待场区绿化或复垦时,用于覆土恢复植被。土石方应内部消耗,不得将临时堆放土石方任意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临时堆场必须用防雨布遮盖,周围挖排水截流沟,设临时土袋挡土墙。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土地复垦报告要求做好建设期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 (二)营运期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管道采用三层PE防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加强监控、巡查和管理,采用高质量的阀门和设备,正常输气情况下,安全性良好,无废气产生。管道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管道检测,若发现管道破裂时应及时修补,减少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为运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自行建设三级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m*/h),食堂污水经隔油池(*.*m*)隔油后与其他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及《城*污水再生利用城*杂用水水质》(GB/T*****-****)标准,回用于场区绿化、农业生产,不外排。清管废水、检修废水通过**分输站及醒狮分输站各排污池收集后,经自然蒸发减容(*m×*m×*m),不外排。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在站场工艺设计中,尽量减少弯头、三通等管件,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控制气流速度,降低站场气流噪声。对调压装置的噪声采取基础减震措施,确保各站厂界噪声昼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卧式过滤分离器,产生的过滤废渣、清管废渣(铁屑、粉尘)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的“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污泥,定期外委吸粪车清运处理。过滤分离器更换的滤芯由厂家回收处理。设备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排污池油泥等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于危废贮存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置。危险废物的收集、管理、转运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执行。 *.生态保护措施 运营期应加强巡线人员的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禁止巡线人员对管线沿线植被、动物的滥伐、滥捕,禁止乱扔垃圾,禁止破坏和随意践踏已恢复或正在恢复中的植被。 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提交了公众参与说明。建设单位通过网络、报纸、现场张贴布告等方式,开展了本工程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征求意见稿公示、公众意见处理、报批前公告等。 无
相关推荐
-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佳和园小区14号楼2单元增设电梯项目勘察
北京市 2025-05-14 审批项目 -
双阳南区增设电梯项目-17号楼4单元、3号楼5单元
北京市 2025-05-14 审批项目 -
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南扩区三、五、六期棚户区改造项目FZX-1102-6219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办公楼等2项)
北京市 2025-05-14 审批项目 -
北京市密云区朝阳滨河学校(一期)新建工程
北京市 2025-05-14 审批项目 -
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南扩区三、五、六期棚户区改造项目FZX-1102-6219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办公楼等2项)
北京市 2025-05-14 审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