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项目详情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石林分局拟审批《支锅山、双龙箐、大莫古风电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正文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支锅山、双龙箐、大莫古风电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自公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一、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支锅山、双龙箐、大莫古风电场扩建项目 建设地点:**省***石林*西街口镇、长湖镇、圭山镇附近 建设单位:龙源石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改扩建 环评单位:**天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项目拟安装**台风电机组,**台单机容量*.*MW机型、*台单机容量*.*MW机型进行布置,装机规模为***MW。项目采用“一机一变”的接线方式,共设**台箱变。本期共*回**kV集电线路进线进入支锅山风电场***kV升压站。**kV架空集电线路和电缆集电线路混合,架空线路单回路**.*km、双回**.*km,地埋电缆长度为**.**km。支锅山风电场升压站原主变规模*×***MVA,本期项目将支锅山风电场原***MVA*#主变更换为*台***MVA主变。风电场**施工道路长约*.**km,改扩建场内现有道路长约**.*km。 二、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阶段 污染物类别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 生态影响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发生在施工期;风电场运营后,由于工程占地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在运营一段时间内将延续,随着覆土植被的进行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善,生态环境影响将逐渐消失。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的途径主要是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植被;扰动地表,产生水土流失等。 (*)施工中禁止超计划占地,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施工期保存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尽量采用当地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按项目植被恢复设计要求完成植被恢复工作,及时做好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项目必须在取得林地征用审批手续的前提方可开工建设。在工程施工期应加强对风电场范围内鸟类的观测,至少开展*年周期不同季节的鸟类观测;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和破坏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 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扬尘、物料堆场和加工扬尘、运输扬尘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等。 (*)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加强管理,施工区域实施洒水降尘作业,减少建筑材料露天堆放,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剩余的弃渣及时运至指定渣场堆放,对临时堆土点的弃土弃渣尽快回填利用或运至弃渣场,暂时不能利用的,采取临时遮盖措施,减少风蚀产生的扬尘。(*)施工车辆进行定期检修、维护,破损的车厢及时修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洒落。运输石灰、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使用覆盖蓬布,以减少撒落和飞灰。(*)对机械、车辆加强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对施工现场和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在春季干旱多风日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废水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施工生活污水、雨天地表径流。 (*)施工期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产生,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免在雨天土石方施工,暴雨期间停止施工。(*)施工期设置临时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施工及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粪便污水通过旱厕收集,定期清运用作植被恢复和场地绿化肥料。(*)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缩短施工时间,距离饮用水源保护区较近的分项工程施工尽量安排在旱季,禁止雨天施工。②施工做好监理工作,禁止施工人员越界施工,禁止向水库倾倒废水,禁止禁止施工人员在水库及入库河道清洗设备。③应加强威**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周边工程施工的污染防治措施,禁止废水进入水库汇水范围。④施工期间通过设计排水沟、沉砂池等措施将汇集雨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区洒水降尘,确保不因项目建设造成水库水质污染;⑤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禁止外排。⑥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乱丢乱弃。⑦加强施工人员和电站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一切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 噪声 风电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场内道路修建,场地平整,风电机组和箱式变压站基础开挖,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时的施工机械噪声,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风电机组吊装机械噪声等。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距离风机***m范围居民点的分项工程禁止夜间施工。(*)施工设备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施工期间交通运输采取以下措施:①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进入乡村道路时采取限速行驶;②施工车辆经过村庄采取减速慢行,严禁鸣笛;③工程运输车辆禁止使用音量高于**dB(A)的喇叭;④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在运输车辆经过的村庄附近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固体废弃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过程优化土石方平衡,尽可能减少弃渣。施工期废弃土石方优先用于场内平衡回填,或用于道路修筑,多余的土石方按规定运至弃渣场进行堆放。(*)渣场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格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续设计指定的渣场集中堆放。(*)弃方严格执行《〈***城*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昆政办〔****〕**号),弃方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施工生活垃圾设垃圾桶,统一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处理。(*)对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营运期 废气 / / 废水 / / 生态 运行期主要影响是鸟撞影响、栖息地减少影响、风机运转噪声影响、人为干扰影响等。 (*)运营期间连续进行三期鸟类观测,以便及时做出有关决策并适时调整鸟类保护措施。(*)对植被恢复区域进行定期养护。(*)减少灯光干扰,严格控制夜间风电场区内室外灯光照明,以减轻灯光对候鸟的吸引。(*)及时巡护和清理风机平台上可能出现的动物尸体,避免吸引啮齿目动物。(*)风电场运营期需开展鸟类监测,及时掌握场区内鸟类多样性变化与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减缓措施,切实保护鸟类,发现异常鸟撞事件后要及时报告给鸟类保护和管理部门。(*)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环保意识,禁止乱砍滥伐、放牧、耕作,杜绝捕杀野生动物的事件发生,切实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做好对场区道路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因风电场建设交通条件改善造成的“点火打鸟”现象。 噪声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叶片扫风产生的空气**学噪声,其源自叶片周围的气流作用;另外一种是机组内部机械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源自风机机械结构间的相对运动及其动态响应。 (*)运营期应加强对机组的维护,定期检修风机转动连接处,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升压站采用低噪声变压器。(*)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偏航系统的维护保养并应尽量避免运行偏航系统,将风电机组偶发噪声对声环境敏感建筑物的影响降低至最小。(*)同时建设单位应预留噪声治理经费,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运营过程中对距风机点位周边较近居民点(上寨村,距离风机***m)进行声环境质量跟踪监测,若出超标,应及时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主要为检修废油、变压器油、退役后的风机叶片。 (*)在箱变运行过程中,需加强对箱变的巡检维护,针对箱变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与检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制和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落实岗位环保责任制,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防止事故排放导致环境问题。(*)项目产生的废机油用有盖容器盛装后暂存于支锅山风电场升压站内的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目前委托**圣邦科技有限公司定期处置。(*)退役后的风机叶片交由厂家回收,不得弃置。(*)本项目共**个箱式变压器,每个箱式变压器旁设计*.*m*的事故油池,满足最大事故排油量的要求。事故油池按照重点防渗区进行防渗,防渗技术要求为:防渗层为至少* 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 cm/s),或至少* mm厚**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 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贮存池防渗层应覆盖整个池体。 电磁 项目运行期电磁环境影响源主要为***kV升压站。 (*)牢固各连接处。在设备的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或罩),以改善电场分布,并将导体和瓷件表面的电场控制在一定数值内,使它们在额定电压下,不发生电晕放电。(*)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图文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升压站内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使设备和线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应确保项目运营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达《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kV/m 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μT的要求。 环境风险 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泄漏风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的检修废油泄漏风险、火灾风险。风险物质主要为变压器事故油、检修废油。 (*)在箱变运行过程中,需加强对箱变的巡检维护,针对箱变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与检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制和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落实岗位环保责任制,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防止事故排放导致环境问题。(*)本项目共**个箱式变压器,每个箱式变压器旁设计*.*m*的事故油池,满足最大事故排油量的要求。事故油池按照重点防渗区进行防渗,防渗技术要求为:防渗层为至少* 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 cm/s),或至少* mm厚**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 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贮存池防渗层应覆盖整个池体。(*)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降低事故风险影响。 三、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已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 四、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支锅山、双龙箐、大莫古风电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五、 反馈方式 ***生态环境局石林分局 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石林*天奇路*号 邮编:******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审批项目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5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