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公告详情

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平站、苏家屯站2024年防溜专项改造业务外包招标公告

正文内容

**局集团有限公司**站、***站****年防溜专项改造业务外包招标公告 **局集团有限公司**站、***站****年防溜专项改造业务外包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ZTSYJCGS****-****)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局集团有限公司**站、***站****年防溜专项改造业务外包招标人为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招标项目资金来自安全生产费。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采购进行公开招标。评审方法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招标业务外包的名称、类别、工作量、交工验收地点、包件划分等详见本公告附件*。 *.执行的技术标准: 《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第*部分:内撑式停车防溜器》TB/T****.*-**** *.铁路专用设备执行的相关文件、规定:无 *.相关检验检测报告:中标人改造作业时提供的内撑式停车防溜器、线缆需具省部级铁路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该型号设备检验合格证明 *.维保条款:无 *.售后服务及要求:出现质量和技术问题,中标人应在*小时内给予反馈,需要现场处理的应在**小时内达到现场处理,出现质量问题时卖方无条件更换新设备 *.其他需具体明确的技术要求:详见《防溜专项改造工程施工图》,施工期间因施工方违章造成人身伤害、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由施工方负责,施工前要签订安全协议,经批准后方可施工。施工主要材料可控停车器、线缆等由中标人提供 改建铁路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 施工图 全一册 (鉴后修改)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五月 ** 编号: 改建铁路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 施工图 全一册 (鉴后修改) 总经理 总工程师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加本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编 写 : 焦 磊 复 核 : 杜 强 审 核 : **波 总 体 : 焦 磊 审 定 : 魏铁军 信 号 : 焦 磊 工 经 : 宋卓芮 站 场 : 牛一思 编 写 : 焦 磊 复 核 : 杜 强 审 核 : **波 总 体 : 焦 磊 审 定 : 魏铁军 文件分发单位及份数表 单位 份数 编号 附注 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 * **-**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合计 * 目 录 一、概述.................................................................................................................................................................................. * (一)设计依据................................................................................................................................................................ * (二)设计范围................................................................................................................................................................ * (三)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 (四)施工图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 (五)既有站概况........................................................................................................................................................... * 二、防溜装置布置方案..................................................................................................................................................... * (一)一般要求................................................................................................................................................................ * (二)基本参数................................................................................................................................................................ * (三)技术条件................................................................................................................................................................ * (四)工作原理................................................................................................................................................................ * (五)其他.......................................................................................................................................................................... * (六)防溜装置设置数量及位置.............................................................................................................................. * (七)防溜装置对既有设备设施的影响及防护要求.................................................................................... ** 三、站场............................................................................................................................................................................... ** (一)平面....................................................................................................................................................................... ** (二)纵断面.................................................................................................................................................................. ** (三)轨道....................................................................................................................................................................... ** (四)防溜装置布置方案.......................................................................................................................................... **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 五、施工风险防范............................................................................................................................................................ ** 六、运营及维护重点注意事项................................................................................................................................... ** 附件......................................................................................................................................................................................... ** 一、概述 (一)设计依据 *. 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计大修函〔****〕***号。 *. 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概预算审查所《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施工图的审查意见》计概算函〔****〕***号 *.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 *. 中华人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TB/T****)。 (二)设计范围 *. 设计范围 **站上行到达场*~*道**侧、下行到达场*~*道**侧各新设*台到发线防溜装置。 *. 设计年度 近期:****年,远期:****年。 (三)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 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 “**站: 你单位《关于报送**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四站函〔****〕** 号)收悉。经研究, 批复如下: 一、项目概述 **站上、下行到达场主要办理货物列车通过、到达及调车作业,作业频繁,现采用传统铁鞋或人力制动机防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漏安、漏撤等安全风险。为消除安全风险,降低作业强度,同意实施**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 二、主要工程内容 **站上行到达场*-* 道、下行到达场*-* 道,共计** 条股道,增设** 套电控防溜装置,配套对信号、电力等设备设施改造。 三、投资估算及工期 投资估算*** 万元,使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费,工期* 个月。 四、相关要求 (一)你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铁集团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二)可研批复后,你单位组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审批。 (三)你单位加快组织开工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实施、验收、组固、决算等全过程管理,按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完成验工计价,及时、准确上报预算完成。 *. 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均按照审批意见执行。 (四)施工图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 施工图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 “**站: **** 年* 月** 日,概预算审查所组织集团公司运输、工务、供电、计统部,**站,**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和单位对**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研究,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 三、审查意见 (一)站场。 *.加强现场勘测调查,应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开展相关设计和计算相关工程数量。 *.补充站场平面布置图、各相关股道实测既有坡度、既有线状况(钢轨、轨枕、道床、路基)等,应满足新增电控防溜装置相关铺设、安装以及养护维修等相关技术条件。 *.结合现场日常作业过程和要求,进一步核定电控防溜装置设置位置及数量,满足防溜使用功能要求。 *.补充新增电控防溜装置对既有轨道及相关设备设施的影响和防护要求,满足限界要求,确保运营及日常养护维修安全。 *.结合工务部门到达场到发线更换**kg/m再用轨无缝线路改造计划,电控防溜装置按安设在**kg/m 钢轨上设计,进一步核定设备对无缝线路的影响,做好股道防护措施设计,确保线路安全。 *.补充完善轨道部分恢复质量标准和实施方案,确保开通使用安全。 *.按照相关规定在设计文件中补充该产品的相关使用要件。 *.设备管理单位应加强日常维修和防溜措施,严格按照《技规》、《行规》、《站细》相关规定实施。 四、总预算 ...... (六)预算总额。 本工程施工图预算总额***.* 万元。详见预算章节费用组成表。 ...... ” *. 施工图设计审批意见的执行情况 (*) 加强现场勘测调查,应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开展相关设计和计算相关工程数量。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已进行现场勘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开展相关设计和计算工程量。 (*) 补充站场平面布置图、各相关股道实测既有坡度、既有线状况(钢轨、轨枕、道床、路基)等,应满足新增电控防溜装置相关铺设、安装以及养护维修等相关技术条件。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已补充站场平面布置图、各相关股道实测既有坡度、既有线状况(钢轨、轨枕、道床、路基)。防溜装置铺设、安装不另设基础,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基本轨上,固定装置通过隔离绝缘装置与钢轨接触,安装期间应避开钢轨接头。 (*) 结合现场日常作业过程和要求,进一步核定电控防溜装置设置位置及数量,满足防溜使用功能要求。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根据现场实测坡度计算防溜装置设置数量。本项目作为车站防溜补强安全设备,既有防溜措施仍然保留,因此根据可行性研究批复意见,上行到达场*~*道、下行到达场*~*道各布置*台防溜装置,根据车站意见,上行到达场设置在**侧,下行到达场设置在**侧,设置位置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下行到达场*~*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其余股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 (*) 补充新增电控防溜装置对既有轨道及相关设备设施的影响和防护要求,满足限界要求,确保运营及日常养护维修安全。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防溜装置不另设基础,对既有路基及道床没有影响;采用弹性制动,制**可适当调整且稳定,防止刚性制动对轮对及钢轨的损伤,对既有线路稳定状态没有影响;与钢轨之间设有绝缘,对轨道电路没有影响。 防溜装置施工期间应先探明范围内是否存在地下光缆、电缆,如有需采取临时排迁防护措施,严禁在线路曲线处安装,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基本轨上,固定装置通过隔离绝缘装置与钢轨接触,安装期间应避开钢轨接头,防止影响钢轨接头日常保养工作,设备支臂利用轨卡及绝缘垫固定在钢轨下部,轨道绝缘大于**欧姆,施工中应注意绝缘装置的完好有效,施工后认真检查防溜装置与钢轨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 第*部分:内撑式停车防溜器》(TB/T****.*-****)的有关规定,防止对轨道电路造成影响。 防溜装置安设在到发线上时,制动轨两作用面间距离:制动位时为(****±*)mm,缓解位时不大于****mm;上部尺寸:制动位时距离机车车辆下部限界不大于**mm,缓解位时不大于**mm。满足中华人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 第*部分:内撑式停车防溜器》(TB/T****.*-****)相关规定。 (*) 结合工务部门到达场到发线更换**kg/m再用轨无缝线路改造计划,电控防溜装置按安设在**kg/m 钢轨上设计,进一步核定设备对无缝线路的影响,做好股道防护措施设计,确保线路安全。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按照安设在**kg/m 钢轨上设计。 防溜装置不另设基础,对既有路基及道床没有影响;采用弹性制动,制**可适当调整且稳定,防止刚性制动对轮对及钢轨的损伤,对既有线路稳定状态没有影响。防溜装置严禁在线路曲线处安装,安装期间应避开钢轨接头,防止影响钢轨接头日常保养工作。 (*) 补充完善轨道部分恢复质量标准和实施方案,确保开通使用安全。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已补充站线轨道线路静态**度相关要求。 (*) 按照相关规定在设计文件中补充该产品的相关使用要件。 设计回复:按意见执行,补充关于该产品的相关使用要件,即:原铁道部科学技术司 原铁道部运输局《关于印发“T•FD-**到发线防溜装置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运[****]*号。 (五)既有站概况 本站位于**省、***境内,地处京哈、平齐、四梅铁路线的交叉点,车站中心里程位于京哈线自**起点***km***m处,隶属于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站在技术作业上为编组站;在业务性质上为客货运站;按工作量为一等站。是东北铁路网上的重要枢纽之一。主要担当京哈、平齐、四梅线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列车及小运转列车的改编、解体、编组工作,负责***及周边地区旅客和货物运输任务。 **站共计七个车场,分别为上行到达场、上行直通场、上行编发场、客场、下行到达场、下行直通场、下行编发场。 上行到达场办理京哈、平齐上行线上行货物列车到达,京哈下行线、平齐上行线发车。到发线*条,有效长***~****m,全部电化挂网。 下行到达场办理京哈下行、四梅乙线及平齐线货物列车到达、发车。到发线*条,有效长***~****m,全部电化挂网。 **站下行既有到发线防溜装置控制系统一套,设置于下直通值班室,控制下行直通场*~*道、下行编发场*~*道的防溜装置;上行既有到发线防溜装置控制系统一套,设置于上直通尾部值班室,控制上行直通场*~*道、**道、**道的防溜装置。下行、上行既有到发线防溜装置设备厂家均为**中铁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二、防溜装置布置方案 (一)一般要求 *. 适用线路 适用于符合规定的标准轨距线路。 *. 功能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应满足如下功能: (*) 应能对运动车辆实施制动停车,对停留车辆实施制动防溜。 (*) 在列车或车列通过内撑式停车防溜器时,应能够实现缓解。 (*) 在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可手动进行转换,操作应方便快捷。 *. 稳定性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对车辆轮对实施制动时,制**应稳定可靠。制动轨对车辆轮对内侧正压力的数值在**h内下降不应超过**%。 *. 结构强度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处于制动位时,其结构强度应允许车辆以最大**km/h速度进入,且停车防溜器完好。 *. 整机动作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的活动部分应运动自如,无卡滞现象,液压系统无渗漏。 *. 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 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工作噪声较低;无有害毒介质泄露。 *. 使用寿命要求 使用寿命应达到以下要求: (*) 在正常维修条件下,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可靠工作*×***次或*年; (*) 在无维修条件下,内撑式停车防溜器能可靠工作*年。 *. 其他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的控制系统应预留与联锁系统的接口;用于到发线的停车防溜器应设有地面标。 (二)基本参数 *. 制动轨两作用面间距离 制动轨两作用面间距离规定如下: (*) 调车线:制动位等于(****±*);缓解位不大于车辆轮对内侧距; (*) 到发线:制动位等于(****±*);缓解位不大于****mm。 *. 上部尺寸 上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调车线: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附图*机车车辆限界*.(*)通过驼峰车辆减速器(顶)(缓解位置)的调车机车下部限界图,且h不大于**mm; (*) 到发线:制动位时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附图*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下部限界图,且h不大于**mm;缓解位时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建筑限界对应等级基本建筑限界。 *. 制动、缓解时间 制动、缓解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 制动时间不大于**s; (*) 缓解时间不大于**s。 *. 制动能力 制动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 满足单辆**t重车以*km/h速度溜入停车防溜器时能够停留在停车防溜器上;单台停车防溜器制动功W不小于***×***J,制动能高Hb不小于*.**m; (*) 正常作用条件下,停车防溜器对车辆做功,应保证不造成脱线。 *. 线路钢轨间电阻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安装部位两线路钢轨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Ω。 *. 工作温度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室外部分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 (三)技术条件 项 目 参 数 制动轨作用面间距离 制动位 ****+*㎜ 缓解位 ≤****㎜ 限界高度 制动位 ≤**㎜ 缓解位 ≤**㎜ 制动缓解时间 制 动 ≤**s 缓 解 ≤**s 制动轨引导角度 ≤*° 单台制动能高 >*.**m 交流电动机 电 流 *.**A 电 压 三相***V 功 率 *.*kw (四)工作原理 电控防溜装置是一种以电机为**,内撑式双轨条制动,弹簧施压,机械传动,具有自锁功能的静、动态防溜设备。常态定位在缓解状态,上部限界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建筑接近限界,机车车辆可按规定速度正常通过。 当停留列车需要摘下机车进行作业时,由室内操作员给出设备制动指令,通过控制系统使防溜装置转换为制动位,这时制动轨及支撑臂升起。防溜装置根据列车的停留位置可有两种情况:当安装防溜装置的位置有车轮时,防溜装置的制动轨工作面会夹紧车轮,阻止停留车辆自行溜逸。当安装防溜装置的位置没有车轮时,防溜装置的制动轨工作面会将开口增至(****±*)mm,大于车轮内侧距离****±*mm,处于等待制动状态。这时如果停留车辆发生溜逸,车轮将通过制动轨的引导口进入防溜装置。由于车轮内侧距离小于制动轨的开口尺寸,车轮将通过制动轨强行压缩制动弹簧。制动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制动轨与车轮之间产生强大的摩擦力,阻止车辆继续溜逸。 当作业结束,机车与停留车辆重新连挂后准备发车时,室内操作员给出缓解指令,通过控制系统使防溜装置转换为缓解状态。制动轨及支撑臂落下。这时防溜装置上部限界降到《技规》规定的建筑接近限界以下,机车车辆可正常通过。 (五)其他 按照中华人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TB/T****)中“第*部分:內撑式停车防溜器”有关规定执行。 (六)防溜装置设置数量及位置 *. 既有站线纵断面条件 **站上行到达场、下行到达场各股道停车范围坡度,详见表*-*-*、表*-*-*。 表*-*-* **站上行到达场各股道停车范围坡度表 车场别 股道编号 起点 (方向) 坡度/坡长 止点 (方向) 平均 坡度 ‰ 上行到达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站下行到达场各股道停车范围坡度表 车场别 股道编号 起点 (方向) 坡度/坡长 止点 (方向) 平均 坡度 ‰ 下行到达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表*-*-*得知,上行到达场*道~*道、下行到达场*道~*道平均坡度均不小于*‰。根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中*.*.*技术作业站各车场和相关线路的纵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的坡道上。上述*条到发线均需增设防溜安全措施。 *.到发线防溜装置安装台数 (*) 总下滑力(W)的计算 W=G×i×g×** 式中:G—车列牵引总重 i—到发线最大坡度的千分数 g—重力加速度取(*.**m/s*) *) **站上行到达场货物列车牵引质量为****t,到发线坡度为*.**~*.*‰,车列下滑力如下: W=G·i·g×** =****×(*.**~*.*)×*.**×** =**.**~***.**KN *) **站下行到达场货物列车牵引质量为****t,到发线坡度为*.*~*.*‰,车列下滑力如下: W=G·i·g×** =****×(*.*~*.*)×*.**×** =**.**~***.**KN (*) 防溜装置需要台数的计算和确定 式中:W—总下滑力; F制—防溜装置单台制**(**.**KN); α—安全系数。(i<*‰取*.*、*‰≤i<*‰取*.*、*‰≤i<*‰取*.*); β—综合系数为*.*(因换长不同丢轴、风力、雨雪、故障等因素产生的综合系数)。 *) **站上行到达场到发线需设防溜装置的台数范围: T台=(**.**~***.**/**.**)×*.*×*.*=*.*~*.*台 *) **站下行到达场到发线需设防溜装置的台数范围: T台=(**.**~***.**/**.**)×*.*×*.*=*.*~*.*台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站上行到达场到发线理论计算配置台数为*.*~*.*台/股道,下行到达场到发线理论计算配置台数为*.*~*.*台/股道。 *. 到发线防溜装置布置推荐意见 综合考虑本项目作为车站防溜补强安全设备,既有防溜措施仍然保留,因此结合车站意见并根据可行性研究批复意见,**站上行到达场*~*道**侧、下行到达场*~*道**侧各布置*台防溜设备,布置位置应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下行到达场*~*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其余股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 (七)防溜装置对既有设备设施的影响及防护要求 *. 防溜装置对既有设备设施的影响 防溜装置不另设基础,对既有路基及道床没有影响;采用弹性制动,制**可适当调整且稳定,防止刚性制动对轮对及钢轨的损伤,对既有线路稳定状态没有影响;与钢轨之间设有绝缘,对轨道电路没有影响。 *. 防溜装置对既有设备设施的防护要求 防溜装置施工期间应先探明范围内是否存在地下光缆、电缆,如有需采取临时排迁防护措施,严禁在线路曲线处安装,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基本轨上,固定装置通过隔离绝缘装置与钢轨接触,安装期间应避开钢轨接头,防止影响钢轨接头日常保养工作,设备支臂利用轨卡及绝缘垫固定在钢轨下部,轨道绝缘大于**欧姆,施工中应注意绝缘装置的完好有效,施工后认真检查防溜装置与钢轨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 第*部分:内撑式停车防溜器》(TB/T****.*-****)的有关规定,防止对轨道电路造成影响。 三、站场 (一)平面 维持既有平面标准不变。 (二)纵断面 **站上行到达场*~*道、下行到达场*~*道有效长度范围维持既有坡度不变。 (三)轨道 *. 既有站线轨道 既有上、下行到达场为**kg/m、**kg/m及**kg/m钢轨混铺,局部为无缝线路,轨枕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轨枕****根,道床厚度*.**m。 *. 站线轨道设计说明 对防溜设备安装位置线路换轨,钢轨采用**kg/m 轨长 **m再用轨,轨枕利用既有,扣件采用新购弹条Ⅰ型扣件。上行到达场*~*道、下行到达场*~*道结合工务大修换轨工程统一恢复为无缝线路。 *. 站线轨道静态**度 站线轨道静态**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 站线轨道线路静态**度(mm) 序号 项目 到发线 * 轨距(有砟轨道) +*mm -*mm * 轨向(弦长**m) +*mm -*mm * 高低(弦长**m) *mm * 水平 *mm * 扭曲(基线长*.**m) *mm (四)防溜装置布置方案 **站上行到达场*~*道**侧、下行到达场*~*道**侧各布置*台防溜设备,布置位置应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下行到达场*~*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其余股道安装位置距离信号机**米。 * 室内设备 室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机柜、电源柜、控制终端,远程控制防溜装置的制动、缓解并显示制动状态、缓解状态、故障状态。控制机柜预留与CIPS、SAM系统的接口。 (*) 上行到达场*~*道新增防溜装置接入上直通尾部值班室既有的控制机柜与电源柜,控制终端近期设置于上到达助理值班室,远期设置于调度楼; (*) 下行到达场*~*道新增防溜装置接入下直通值班室既有的控制机柜与电源柜,控制终端近期设置于下驼峰主提室,远期设置于调度楼; (*) 控制机柜与操作终端不在同一处时,通过光纤进行连接; (*) 上直通尾部值班室、下直通值班室既有防溜装置控制系统进行相应改造。 * 室外设备 (*) 室外设备包括电控防溜器、股道控制箱、接线盒。 (*) 股道控制箱内设置现场控制终端,主要用于现场检修、故障排查及日常养护,在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现场控制终端进行手动转换操作。 (*) 室内设备与股道控制箱间、股道控制箱与接线盒间新设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相邻股道控制箱间新设电力电缆。 (*) 本次新设电缆过轨采用开挖方式。根据《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沿线路纵向铺设电缆应埋设在坡脚或路堑顶外,并不得影响养护作业,下穿线路电缆距轨面高度不得小于*m且位于路基面下不少于*.*m,严禁道岔全长及岔后**.*m范围内下穿电缆。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 采用集成度高、能耗小的产品,不易产生水污染。 *. 维修设备集中在室内,不产生噪声污染。 *. 室内采用节能、节电设备,降低能耗。 *. 采用大规模电子集成电路组装的设备,减少了设备用房面积。 *. 严格控制对铜等有色金属的使用量,既有站改造时尽量利旧,节省设备材料,减少自然**的消耗。 五、施工风险防范 *. 针对施工安全操作、防护的需要及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和安全的影响,提出保证施工和安全的措施意见,严格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进行施工。施工准备工作不应影响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运输安全;施工须事先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施工过程中各专业间密切配合,做好预埋留工作,不得遗漏。施工中如遇疑难问题,应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解决。未尽事宜请按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图集正确施工。受工程影响的既有光、电缆线路一次迁改到位,严禁二次排迁。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注意施工环境的整洁及施工工艺的美观,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 *. 在运营线路范围敷设线缆和安装、调试设备时,应事先与相关部门联系,签订安全协议后方可施工。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线缆时,开挖电缆沟前,应**有关维护单位实地勘察线缆径路上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状况。开挖时,应有维护单位人员配合,严禁损坏通信光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及煤气管道、供水管道等地下设施。利用既有槽道、既有管道敷设光缆时,敷设前应对槽道、管道进行勘查,施工时应确保运用光、电缆的安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 根据《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沿线路纵向敷设电缆应埋在路堤坡脚或路堑顶外,并不得影响养护作业。下穿线路各类电缆距轨面高度不得小于*m且位于路基面下不少于*.*m,严禁道岔全长及岔后**.*m范围内下穿电缆。 *. 施工中注意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 本线须严格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运(****)***号)文件要求,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对影响行车和施工安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强化管理,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 严格遵守国家、国铁集团现行的有关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要求和技术标准。在施工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实行逐级负责制。要做到思想教育保证、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防患于未然。 *.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对施工图纸审查、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应密切配合,在施工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思路的前提下,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应尽快与设计沟通,进行施工处理。 **. 防溜装置安装对钢轨不需应力放散、不移动轨枕,安装期间应避开钢轨接头,防止影响钢轨接头日常保养工作。设备支臂利用轨卡及绝缘垫固定在钢轨下部,轨道绝缘大于**欧姆。 防溜装置严禁在线路曲线处安装。防溜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基本轨上,固定装置通过隔离绝缘装置与钢轨接触,施工中应注意绝缘装置的完好有效,施工后认真检查防溜装置与钢轨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 第*部分:内撑式停车防溜器》(TB/T****.*-****)的有关规定,防止对轨道电路造成影响。 **. 其余未尽事宜按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六、运营及维护重点注意事项 *. 运营单位接收后,应仔细了解施工资料和竣工资料,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运营安全、维护及时。 *. 未尽事宜,按照国铁集团、路局颁发的设计规范/暂规、施工技术指南、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附件 一、各专业主要工程数量表 二、各专业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表 三、图纸目录 四、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计大修函〔****〕***号 五、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概预算审查所《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施工图的审查意见》计概算函〔****〕***号 六、原铁道部科学技术司 原铁道部运输局《关于印发“T•FD-**到发线防溜装置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运〔****〕*号 附件一 各专业主要工程数量表 站场专业主要工程数量表 编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上行到达场 * 挖、填电缆沟(*~*根) 硬土 沟深 *.*m hm * * 敷设综合护套信号电缆 ≦**芯 hm *.* * 敷设铝护套信号电缆 ≦**芯 hm *.* * 挖、填光(电)缆沟 普通土 沟深≤*.*m 沟公里 *.* * 敷设埋式光缆≤**芯 ** 条公里 *.* * 人力挖填硬土电缆沟 深≤*.*m hm * * 电力电缆敷设*~(*+*)芯 *mm*以内 hm *.** * 防盗型变压器箱 XB-* 个 * * 防盗型分向电缆盒 HF-* 个 * ** 防盗型终端电缆盒 HZ-** 个 * 下行到达场 * 挖、填电缆沟(*~*根) 硬土 沟深 *.*m hm *.* * 敷设综合护套信号电缆 ≦**芯 hm *.* * 敷设铝护套信号电缆 ≦**芯 hm **.* * 挖、填光(电)缆沟 普通土 沟深≤*.*m 沟公里 *.* * 敷设埋式光缆≤**芯 ** 条公里 *.** * 人力挖填硬土电缆沟 深≤*.*m hm * * 电力电缆敷设*~(*+*)芯 *mm*以内 hm *.** * 防盗型变压器箱 XB-* 个 * * 防盗型分向电缆盒 HF-* 个 * ** 防盗型分向电缆盒 HF-* 个 * 附件二 各专业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表 站场专业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表 编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上行到达场 * 信号电缆 PTYA** (PTYAH**)型 *芯 m **.* * 信号电缆 PTYA** (PTYAH**)型 **芯 m ***.* * 信号电缆 PTYL** (PTYLH**)型 **芯 m ***.* * 单模光缆 GYTA** **芯 m **** * 电力电缆 VV** *KV *×*+*×*MM* m ***.** * 防溜器(含现场控制终端) 台 * * 防溜控制系统改造 项 * 下行到达场 * 信号电缆 PTYA** (PTYAH**)型 *芯 m **.* * 信号电缆 PTYA** (PTYAH**)型 **芯 m ***.* * 信号电缆 PTYL** (PTYLH**)型 **芯 m *** * 信号电缆 PTYL** (PTYLH**)型 **芯 m ***.* * 单模光缆 GYTA** **芯 m ***.* * 电力电缆 VV** *KV *×*+*×*MM* m ***.** * 防溜器(含现场控制终端) 台 * * 防溜控制系统改造 项 * 附件三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 序号 图 号 图纸名称 张数 备注 * 站施A****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装置布置方案平面图 * * 站施A**** **站下行到达场到发线防溜装置电缆径路图 * * 站施A**** **站上行到达场到发线防溜装置电缆径路图 * 改建铁路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 施工图 全一册 (送审稿)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三月 ** 编号: 改建铁路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 施工图 全一册 (送审稿) 总经理 总工程师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加本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编 写 : 杜 强 复 核 : 焦 磊 审 核 : **波 总 体 : 杜 强 审 定 : 魏铁军 总 体 : 杜 强 站 场 : 牛一思 电 力 : 褚博康 工 经 : 宋卓芮 房 建 : 喻 冰 编 写 : 杜 强 复 核 : 焦 磊 审 核 : **波 总 体 : 杜 强 审 定 : 魏铁军 文件分发单位及份数表 单位 份数 编号 附注 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 * *-* **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合计 * 目 录 一、概述.............................................................................................................................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范围、研究年度................................................................................................. * (三)线路概况................................................................................................................... * (四)现状防溜措施............................................................................................................ * (五)项目建设必要性................................................................................................................ * (六)勘察设计工作概述..................................................................................................... * 二、防溜装置技术条件及安装位置....................................................................................... * (一)一般要求................................................................................................................... * (二)基本参数................................................................................................................... * (三)其他.......................................................................................................................... * (四)防溜装置安装位置方案研究....................................................................................... * 三、各专业主要工程内容................................................................................................... ** (一)站场........................................................................................................................ ** (二)电力........................................................................................................................ ** 四、土地利用及拆迁.......................................................................................................... ** 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 (一)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 (二)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变化......................................................................................... ** (三)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原则............................................................. ** (四)结论与建议.............................................................................................................. ** 六、投资估算..................................................................................................................... ** (一)概述........................................................................................................................ ** (二)编制依据................................................................................................................. ** (三)各项工程静态预算及费用编制.................................................................................. ** (四)估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七、研究结论..................................................................................................................... ** (一)建设必要性.............................................................................................................. ** (二)建设方案................................................................................................................. ** (三)投资估算................................................................................................................. ** (四)研究结论................................................................................................................. ** 一、概述 (一)研究依据 *.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的设计委托。 *.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 *.中华人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TB/T****)。 (二)研究范围、研究年度 *.研究范围 ***上行到达场*条,下行到达场*条、共计**条股道,增设电控防溜装置相关工程研究。 *.研究年度 近期:****年。远期:****年 (三)线路概况 *.自然特征 (*)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区域地貌为浑河冲积**,地势平坦开阔。 (*) 工程地质 *) 地层岩性 根据附近地质勘察的资料表明,该地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ml)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al)砂类土。 杂填土:灰色~灰黑色,多由黏性土含炉灰及碎石等组成,局部存在建筑垃圾,潮湿,稍密,厚度不均。 粉质黏土:黄褐色,软塑,基本承载力σ*=***kPa。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基本承载力σ*=***kPa。 中砂:黄褐色~灰色,潮湿,中密,基本承载力σ*=***kPa,分布范围较广。 粗砂:黄褐色~灰色,饱和,中密,基本承载力σ*=***kPa。 *) 地质构造 在区域构造地质上,***区位于华北地块内,根据地质构造活动的特点,***区位于沈北凹陷地块内,大地构造上处于辽东块隆与下辽河-辽东湾块陷相交接的部位。地质构造对本次工程无影响。 *) 不良地质 拟建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 *) 特殊岩土 杂填土:主要分布于拟建场地地表,主要成份为砂类土、黏性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 水文地质 根据调查,地下水位埋深**.**~**.**m,稳定水位深*.**~**.**m,水量丰富,由大气降水及附近河流迳向补给。水位随季节影响而有所变化,变幅约*.*m,预计丰水期地下水位将上升。 据附近参考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该处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 (*) 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本工程所在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s。 (*) 气象 ***属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同时受海洋、大陆性气候控制。其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春秋季短,冬夏季长。铁路工程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沿线主要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详见表*-*-*。 表*-*-* 主要气象要素一览表 气象要素 沈 阳 历年年平均气温(℃) *.*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 ***.* 历年年平均蒸发量(㎜) **** 历年年平均风速(m/s) *.* 历年最大风速(m/s) **.* 主导风向 SW 最大积雪深度(㎝) **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 注:本气象资料统计范围为****年~****年。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m。 *.既有站概况 ***站中心里程为沈大下行线K***+***,隶属于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管辖。 ***站是一个综合性车站,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按业务量为特等站,按技术作业性质为区域性编组站。担当沈大、沈丹、苏抚上下行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列车及**枢纽小运转列车的编组、解体、改编等任务,以及客运、军运任务和列车到发、会让等工作。 车站分南北两部分,上下行共计七个车场,**为客场(K场)、北部为双向三级六场,上行系统车场分别为上行到达场(Ⅱ场)、上行调车场(Ⅵ场)、上行出发场(Ⅳ场);下行系统车场分别分为下行到达场(Ⅰ场)、下行调车场(Ⅴ场)、下行出发场(Ⅲ场)。 其中上行到达场(Ⅱ场)主要办理列车到达及调车作业,到发线*条,有效长****m~****m,全部电化挂网。 下行到达场(Ⅰ场)主要办理列车到达及调车作业,到发线*条,有效长****m~****m,全部电化挂网。 (四)现状防溜措施 ***站上行到达场、下行到达场现为车列两端使用防溜铁鞋防溜,存在以下较**全隐患: *. 易产生作业人员未认真确认或提前撤除防溜措施的风险; *. 超过规定时间漏补强防溜措施; *. 在条件偶合下会发生车列制**不足的问题; *. 如使用铁鞋、人力制动机或人力制动紧固器防溜存在漏撤、带鞋(闸)调车问题。 (五)项目建设必要性 ***站上行到达场、下行到达场目前采取的防溜措施不仅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极大的影响了运输效率,同时也很容易造成行车和人身事故。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补强车站防溜安全设备水平。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自然天气及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对站线防溜的不利影响;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生产人员布局,消除因漏安或漏撤防溜措施带来的各类作业风险,实现安全可控;提高人身和行车安全率,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运输能力。因此,安装功能完善的到发线电控防溜装置是运输安全的迫切需要。 (六)勘察设计工作概述 ****年*月我根据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关于《***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工程》的设计委托。我公司立即成立项目组,组织勘察设计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调研和收集资料,并结合**局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意见于****年*月完成了《***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可行性研究文件。 二、防溜装置技术条件及安装位置 (一)一般要求 *. 适用线路 适用于符合规定的标准轨距线路。 *. 功能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应满足如下功能: (*) 应能对运动车辆实施制动停车,对停留车辆实施制动防溜。 (*) 在列车或车列通过内撑式停车防溜器时,应能够实现缓解。 (*) 在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可手动进行转换,操作应方便快捷。 *. 稳定性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对车辆轮对实施制动时,制**应稳定可靠。制动轨对车辆轮对内侧正压力的数值在**h内下降不应超过**%。 *. 结构强度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处于制动位时,其结构强度应允许车辆以最大**km/h速度进入,且停车防溜器完好。 *. 整机动作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的活动部分应运动自如,无卡滞现象,液压系统无渗漏。 *. 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 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工作噪声较低;无有害毒介质泄露。 *. 使用寿命要求 使用寿命应达到以下要求: (*) 在正常维修条件下,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可靠工作*×***次或*年; (*) 在无维修条件下,内撑式停车防溜器能可靠工作*年。 *. 其他要求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的控制系统应预留与联锁系统的接口;用于到发线的停车防溜器应设有地面标。 (二)基本参数 *. 制动轨两作用面间距离 制动轨两作用面间距离规定如下: (*) 调车线:制动位等于(****±*);缓解位不大于车辆轮对内侧距; (*) 到发线:制动位等于(****±*);缓解位不大于****mm。 *. 上部尺寸 上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调车线: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附图*机车车辆限界*.(*)通过驼峰车辆减速器(顶)(缓解位置)的调车机车下部限界图,且h不大于**mm; (*) 到发线:制动位时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附图*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下部限界图,且h不大于**mm;缓解位时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建筑限界对应等级基本建筑限界。 *. 制动、缓解时间 制动、缓解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 制动时间不大于**s; (*) 缓解时间不大于**s。 *. 制动能力 制动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 满足单辆**t重车以*km/h速度溜入停车防溜器时能够停留在停车防溜器上;单台停车防溜器制动功W不小于***×***J,制动能高Hb不小于*.**m; (*) 正常作用条件下,停车防溜器对车辆做功,应保证不造成脱线。 *. 线路钢轨间电阻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安装部位两线路钢轨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Ω。 *. 工作温度 内撑式停车防溜器室外部分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 (三)其他 按照中华人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TB/T****)中“第*部分:內撑式停车防溜器”有关规定执行。 (四)防溜装置安装位置方案研究 *. 既有站线纵断面条件 ***站上行到达场、下行到达场各股道停车范围坡度,详见表。 车场别 股道编号 坡度/坡长 平均坡度‰ 下行到达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行到达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得知,上行到达场*道~*道、下行到达场*道~**道平均坡度均不大于*‰。根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中*.*.*技术作业站各车场和相关线路的纵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的坡道上。 *.到发线防溜装置安装台数 (*) 总下滑力(W)的计算 W=G×i×g×** 式中:G—车列牵引总重 i—到发线最大坡度的千分数 g—重力加速度取(*.**m/s*) *) ***站上行到达场货物列车牵引质量为****t,到发线坡度为*.**~*.**‰,车列下滑力如下: W=G·i·g×** =****×(*.**~*.**)×*.**×** =**.**~**.**KN *) ***站下行到达场货物列车牵引质量为****t,到发线坡度为*.**~*.*‰,车列下滑力如下: W=G·i·g×** =****×(*.**~*.*)×*.**×** =**.**~**.**KN (*) 防溜装置需要台数的计算和确定 式中:W—总下滑力; F制—防溜装置单台制**(**.**KN); α—安全系数。(i<*‰取*.*、*‰≤i<*‰取*.*、*‰≤i<*‰取*.*); β—综合系数为*.*(因换长不同丢轴、风力、雨雪、故障等因素产生的综合系数)。 *) ***站上行到达场到发线需设防溜装置的台数范围: T台=(**.**~**.**/**.**)×*.*×*.*=*.**~*.**台 *) ***站下行到达场到发线需设防溜装置的台数范围: T台=(**.**~**.**/**.**)×*.*×*.*=*.**~*.**台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站上行到达场到发线理论计算配置台数为*.**~*.**台/股道,下行到达场到发线理论计算配置台数为*.**~*.**台/股道。 *.到发线防溜装置布置推荐意见 综合考虑本项目作为车站防溜补强安全设备,结合车站意见,建议***站上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下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 防溜设备所布置位置应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 三、各专业主要工程内容 (一)站场 *.平面 维持既有平面不变。 *. 纵断面 ***站上行到达场*~*道及下行到达场*~**道有效长度范围维持既有坡度不变。 *.到发线防溜装置方案说明 ***站上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下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 设备布置位置应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防溜装置距信号机或警冲标实际距离应综合考虑安全距离(**m)、机车长度(单机或双机)、现场设备以及满足防溜装置需安在直线段等综合因素与***站有关部门商定。 (*) 室内设备 室内设备包括控制机柜、电源柜、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电控防溜器的制动、缓解并显示制动状态、缓解状态、故障状态。控制机柜预留与CIPS、SAM系统的接口。 *) 下行到达场的控制机柜、电源柜设于信号楼,上行到达场的控制机柜、电源柜设置于上到作业室; *) 上行直通场、下行直通场的室内操作终端设置于调度楼; *)控制机柜与室内操作终端不在同一处时,通过光纤进行连接。 (*) 室外设备 *) 室外设备包括电控防溜器、股道控制箱、接线盒,根据站场专业提供的位置布置各股道的电控防溜器,并于电控防溜器旁设置股道控制箱、接线盒,股道控制箱设置现场控制终端。 *)新敷设下到达信号楼-调度楼,上到作业室-调度楼间的控制机柜与室内操作终端光纤。 *)室内设备(控制柜、电源柜)与股道控制箱间、股道控制箱与接线盒间均通过电力电缆、信号电缆连接,相邻股道控制箱间通过电力电缆连接。 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上行到达场(*股道) * 防盗型变压器箱 XB-* 个 * * 敷设电力电缆 m *** * 敷设通信光缆 m **** * 敷设信号电缆 m *** * 防溜装置(含股道控制箱) 台 * * 防溜装置控制系统改造 项 * 二 下行到达场(*股道) * 防盗型变压器箱 XB-* 个 * * 敷设电力电缆 m *** * 敷设通信光缆 m **** * 敷设信号电缆 m *** * 防溜装置(含股道控制箱) 台 * * 防溜装置控制系统改造 项 * (二)电力 *. 供电负荷的分布 本工程的主要供电负荷防溜车器室内及室外设备。 *. 供电原则及供电方案 (*) 供电原则 本次工程用电负荷为室内防溜车设备(*kW),上行室外防溜车设备(*.*kW),下行室外防溜车设备(*.*kW),负荷等级为Ⅱ级,Ⅱ级负荷由一路可靠电源供电。 (*) 供电方案 *) 上行到达场 上行到达场作业室内新设**配电箱为室内、室外防溜车设备供电,其电源接引自既有上到信号楼双台位箱变(苏浑自闭东**kVA+焊轨干**kVA)焊轨干侧变压器。低压配套改造,箱变内低压新增开关及电表及新设远程采集装置。 *) 下行到达场 下行到达场信号楼室内新设**配电箱为室内、室外防溜车设备供电,其电源接引自南环西下到箱变(***kVA),箱变内低压新增开关及电表及新设远程采集装置。 *. 主要技术标准 低压电缆线路采用HD-YJY**-*KV型电缆。 电缆线路敷设主要采用穿钢管直埋敷设。低压电缆头采用热缩型。 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上行到达场(*股道) * 箱变改造 台 * * 低压电缆 km *.** * 双电源切换箱 台 * 二 下行到达场(*股道) * 箱变改造 座 * * 低压电缆 km *.* * 双电源切换箱 台 * 四、土地利用及拆迁 本项目施工范围内用地均为铁路用地,无新增用地,无新增拆迁。 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一)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声、振动环境 (*) 运营期间,噪声和振动影响主要来源于列车运行、机车鸣笛。 (*) 施工期间,噪声和振动影响主要来源于推土机、挖掘机施工机械等固定源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压路机各种运输车辆等流动源。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应尽可能满足一定的控制距离,满足施工场界等效声级限值的要求。各施工阶段的设备作业时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施工机械操作运转时有一定的工作间距,以求有效降低施工期间声环境和振动的影响。待施工结束后其对声、振动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水环境 施工期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营地机械维修产生一定的含油废水及施工人员部分生活污水。 *.空气环境 (*) 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运输作业、施工作业产生的各种粉尘。 (*) 运营期间,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运行的内燃机车。 *.固体废物 本线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 (二)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变化 *.土地**的影响 临时占地包括施工便道、取土场、弃土(渣)场的占地。工程临时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以未利用地为主。根据铁路施工经验,材料厂一般作业基础比较浅,比较容易治理,如果处置不当,也有可能对当地植被产生影响,造成耕地的减少,降低植被覆盖率;取土场、弃土场、运输便道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如不做好及时防护,会对占用土地产生较大破坏。 *.植物、农作物**的影响 施工期将进行土石方的挖掘和填筑,旱季施工容易引起大量扬尘,覆盖于附近的农作物和树木枝叶上,将影响其光**用,导致农作物和果树减产。如果在花期,还影响植物坐果,减少产量。另外,施工便道两侧的农作物和树木也容易受到运输车辆引起扬尘的影响,覆盖其枝叶花果,影响其生长。 *.水土保持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区域的土壤产生扰动,对植被造成破坏,可能产生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路基及两侧占地区、施工便道等施工生产生活临时用地区。 (*) 路基:路基施工过程中,其路面及边坡虽然边回填边压实,但路基边坡表面结构较松散,土壤固结能力低,必然会产生水蚀。在路基两侧占地区域内,由于施工车辆来往频繁和剥离表土临时堆放,破坏、占压地表植被,影响了植被生长并降低了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功能。 (*) 取土场:取土场在施工期间,表土被全部剥离,周边及坑底土质疏松并裸露,在雨季发生水蚀,风季发生风蚀。在坑的周边坡度,土体处于非稳定态,在重力和水力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泄流等重力侵蚀。 (*) 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用地区:该地区包括施工便道、施工生活区、材料堆放地等临时用地,大多数分布于铁路两侧的平缓地上,在施工期间,由于碾压和扰动破坏了原地面的植被和土壤,降低了土体的抗蚀能力,伴有水力侵蚀发生。 (三)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原则 *.控制污染的原则 (*) 声、振动环境 运营期对于受铁路噪声影响且超标的学校、医院及居民区采取相应的降噪等措施,从而减缓铁路噪声、振动对敏感点的干扰。 (*) 水环境 运营期各站产生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达标后排放。 (*) 固体废物 各站产生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往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处置。 *.保护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原则 (*) 路堤边坡根据当地条件采用工程防护或生态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在铁路用地界内路基两侧不妨碍行车瞭望及信号机显示的适当位置植树绿化。 (*) 临时场地应优先选择荒坡地、荒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毁坏。 (四)结论与建议 工程建设虽然会对区域内生态、水、大气、噪声、振动、固体废物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本工程规模较小,同时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要这些措施与建议和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本工程投入运营后,对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将起积极作用,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六、投资估算 (一)概述 *.编制范围 ***站到达场到发线防溜专项改造。 *.估算分段 本工程按*个段落编制估算。 (二)编制依据 *.一般规定 (*)《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国铁科法[****]**号文)。 (*)《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规范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铁办发改[****]**号文)。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预估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号)。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预估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铁路货运价格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号文)。 (*)《关于发布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大修项目设计文件组成内容的通知》(计概函〔****〕**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的公告》(国铁科法[****]**号文) (*)《国家铁路局关于下调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增值税税率的公告》(国铁科法[****]**号文)。 (*)《**局集团公司关于规范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计概函〔****〕**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其他现行有关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铁科法[****]**号文规定)。 *.人工单价 (*)基期工费标准:按《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预估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号)规定计算。 综合工费标准表 综合工 费类别 工费类别 综合工费标准 (元/工日) Ⅰ类工 路基、涵洞、一般房屋、给排水、站场等 ** Ⅱ类工 路基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的级配碎石、砂砾石 ** Ⅲ类工 桥梁、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电力、电力牵引变电等 ** Ⅳ类工 设备安装工程 ** V类工 箱梁、钢梁、钢管拱架设、桥面系、颗粒道床、站房等 ** VI类工 轨道、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等 ** VII类工 隧道 ** (*)编制期工费标准:按国铁科法[****]**号调整人工差价。 *.材料 (*)基期价格:采用《铁路工程建设材料基期价格》(国铁科法〔****〕**号文)。 (*)编制期价格: *)主要材料差价: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年第四季度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通知(营改增版)》中规定计取差价。 *) 当地材料差价: 按****年**地区*月份信息价格计取差价。 *.施工机具台班单价 (*)基期价格:按《铁路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国铁科法〔****〕**号文)计列。 (*)编制期价格: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年第四季度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通知(营改增版)》中的汽、柴油价格作为编制期价格。 *.水电单价 (*)基期价格: *)基期工程用水综合单价为*.**元/吨。 *)基期工程用电综合单价为*.**元/kw.h。 (*)编制期价格:按****年**地区*月份信息价格中水、电价格作为编制期价格。 *.运输及装卸费单价 (*)汽车运价:按照国铁科法〔****〕***号文及《汽车运价规则》或*场调查资料确定,计算公式: 汽车运价(元/吨)=公路综合运价率×功率运距+汽车运输便道综合运价率×汽车运输便道运距 (*)装卸费单价:按照国铁科法〔****〕***号文计列 (*)应列入运杂费的采购及保管费:按照国铁科法〔****〕***号文计列。 (*)取送车费(调车费):按*.**元/吨公里计列(运距以调车线往返长度计)。 (*)运杂费 *) 材料运杂费按材料运输计划分析计列。 *) 设备运杂费按计概函〔****〕**号文规定*.*%计算。 *.施工措施费 施工措施费以各类工程的基期人工费与基期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乘以施工措施费费率计算。根据国铁科法〔****〕***号文中施工措施费地区划分表可知,按“***号文”规定**省为*区标准计算费率,同时,依据计概函〔****〕**号文中施工措施费率表,按不同工程类别计列费率。 内容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具、用具及仪器、仪表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文明施工及施工环境保护费。 *.特殊施工增加费 部分施工为既有线封锁(天窗)施工或行车干扰施工。 天窗施工根据国铁科法〔****〕***号文中关于营业线封锁(天窗)施工定额增加幅度中的相关规定,以编制期人工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计算基数,按不同工程类别增加幅度计算; 行车干扰施工根据国铁科法〔****〕***号文中关于行车干扰施工增加费中的相关规定计算后计列。 *.间接费 按计概函〔****〕**号文规定,以基期人工费和基期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为计算基数,按不同工程类别的费率计列。 **.税金 按国铁科法〔****〕**号文规定,建筑安装工程费税金与设备购置费税金的税率为*%。 **.设备购置费 设备价格按*场询价执行(不含可抵扣进项税额)。 (三)各项工程静态预算及费用编制 *.征地拆迁 (*) . 征用土地补偿费 本工程不涉及。 (*). 征地拆迁工作经费 本工程不涉及。 (*). 用地勘界费 本工程不涉及。 *.正式工程 (*) 编制单元 根据总估算的编制范围,结合综合估算章节表的要求,按工程类别分别编制单项估算。 (*) 编制深度 结合建设项目具体情况,按不同阶段各工程类别的编制深度,适当考虑工程难易程度,进行单项估算、综合估算及总估算编制。各类工程估算编制执行“**号文”规定,采用现行概算定额和分析指标进行单项估算编制,不足部分参照其他相关定额和有关资料分析补充。 *.大临和过渡工程 大临和过渡工程,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项目、规模及工程量,采用定额按单项估算计算程序计算或按分析指标计列。 *.其他费 (*)建设单位印花税及其他税费 按“**”号文相关规定计列。以第一至第十章费用总额扣除土地征(租)用及拆迁补偿费为基数,乘以*.**%的费率计列。 (*)建设项目可研费 根据**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规范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计概函﹝****﹞**号,按第一章至第十章费用总额扣除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的*.*%计取。 (*)勘察设计费 根据“**”号文相关规定计列,按第一章至第十章建筑安装工程费及设备费合计的*%计取。 (*)安全生产费 根据国铁科法[****]*号文规定,以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列。 (四)估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本工程估算总额为***.** 万元。 七、研究结论 (一)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对车站现有防溜安全设备水平进一步进行了补强,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自然天气及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对站线防溜的不利影响,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生产人员布局,消除因漏安或漏撤防溜措施带来的各类作业风险,实现安全可控;提高人身和行车安全率,大大提高调车作业效率,提升运输能力。因此,安装功能完善的到发线防溜装置是运输安全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方案 ***站下行到达场(Ⅰ场)、上行到达场(Ⅱ场)新设电动型升降式停车防溜装置,***站上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下行到达场*~**道分别于**侧布置*台防溜设备。设备布置位置及间距设备应满足车列停稳后防溜装置能同时夹住第一辆车的后部轮对和第二辆车的前部轮对,保证车列防溜。 室内新设防溜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控制电控防溜器的制动、缓解并显示制动状态、缓解状态、故障状态。操作终端集中设置于调度楼 (三)投资估算 本工程估算总额为***.** 万元。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到发线防溜装置建设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电动型升降式停车防溜器不仅结构简单,制动可靠,维修工作量小,无污染,而且能推进车站装备智能化进程,以智能化取代传统人工安放、撤换铁鞋防溜作业方式,提高人身和行车安全率,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运输能力。因此,本项目研究结论为可行,建议建设单位开展本工程的建设工作。 附件: 总估算汇总表 总估算表 综合估算汇总表 综合估算表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 序号 图 号 图纸名称 张数 备注 站场 * 站可**** ***站上行到达场 到发线防溜装置布置方案平面图 * * 站可**** ***站下行到达场 到发线防溜装置布置方案平面图 * *.投标人资格要求 *.* 本次招标投标人须具备的资格要求: A**,A**: *.投标人性质要求 在中华人民**国境内依法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服务商。 *.注册资金要求 无 *.体系认证或资质认证要求 投标人需具备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投标时提供复印件。 *.供货业绩要求 无 *.经营记录要求 (*)未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列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网址:“www.gsxt.gov.cn”) (*)未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网址:“www.creditchina.gov.cn”) (*)在近三年内,企业或法定代表人不存在被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犯罪行为。(网址:“wenshu.court.gov.cn”) (*)在近三年内,企业或法定代表人不存在被纪检监察组织认定的违规向铁路企业人员送礼金、礼品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行为;未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或被暂停、取消报价资格;拟供外包业务未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 (*)未被国铁集团或集团公司暂停接受参与采购活动,或暂停采购、使用相应物资(设备) (*)未与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企业、分支机构等存在诉讼案件。 以上内容(*)—(*)投标人提供截图,(*)—(*)投标人须提供承诺函响应 *.*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诚信要求 本次招标不接受具有行贿犯罪记录(具体见文件相关要求)、失信被执行人等失信情形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 *.招标文件的获取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先在国铁采购平台https://cg.*****.cn/进行企业用户注册,并缴纳国铁采购平台年度会员服务费或单次项目使用费。 文件工本费按项目收取为***元人民币(与所投包件数量无关),同一招标编号文件工本费每个项目仅需缴纳一次,因项目流标、废标等情况重新组织开标时无需再次缴纳。 在文件获取前将文件工本费汇至本公告*.*项中的汇款账户,同时须在汇款单据上注明招标编号,不接受个人汇款,缴纳后不予退还。 支付完成后应到国铁采购平台电子招标采购系统(https://bid.*****.cn/)提交文件工本费缴纳凭证(在公告>招标公告>查看详情/文件购买按要求录入缴费凭证),由财务人员核验通过后即可登录国铁采购平台电子招标采购系统(在参与的项目中>招标文件)下载招标文件及其他招标资料。 *.*本项目接受网上文件获取的时间为****年*月**日*:**时起至****年*月*日**:**时(**时间)止。如遇项目流标等情况,请按文件获取截止后收到的短信提示,重新参与。未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完成支付者,将无法获取招标文件,同时不具备参与本项目投标资格。 注册及操作过程如有问题,请联系国铁采购平台客服,联系电话:***-*****转*号键,客服服务时间:周一~周日(*时-**时) *.*购买招标文件后,除招标人答疑、补遗时间截止日以前以书面形式确认放弃投标外,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供应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铁总物资〔****〕***号) 要求,将在物资年度供应商信用评价中扣分*分/次。 *.投标文件的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年**月**日*时(**时间),地点为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所一层***开标大厅。地址:**省********湖街**号。 *.*逾期送达的、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将予以拒收。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ebpubservice.com)”和“国铁采购平台(https://cg.*****.cn/)”等上发布。 *.联系方式 *.*招标人相关信息 招 标 人:**站 项目立项人:董立新 立项人电话:*********** ****-***** 技术咨询人:**站董立新、***站张浩 技术咨询人电话:**站董立新电话:*********** 固话:***********,***站张浩电话:*********** *.*代理机构相关信息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所 地 址:**省********湖街**号 联 系 人:国经理 电 话:*********** ***-********(项目经理电话接听时间为工作日*时-**时,**时-**时,如上述时间无人接听请以短信或邮件形式留言。) 电子邮件:*********** 开户单位:中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所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铁路支行 账 号:******************* 财务科长:***-******** 文件工本费财务联系人:***-******** 投标(谈判、履约)保证金财务联系人:***-******** 开具工本费、服务费发票联系人:***-******** 备注:文件工本费发票自行扫码开具,请认真填报开票信息,核实准确后“申请开票”。服务费发票为电子发票,由财务科开具后通过投标人报名邮箱发送至各投标人,如有问题请联系财务科。 ****年**月**日 附件*: 招标业务外包明细表 招标业务外包明细表 序号 包件号 业务外包项目名称 业务类别 计量单位 工作量 不含税投标最高限价(单价/元) 开具发票税率不低于(%) 备注 * A** **站防溜专项改造 套 * *******.** * * A** ***站防溜专项改造 套 * *******.** * 交付期及交付地点:合同签订后**日内进场,**日内完**装等全部工作并验收合格,**站交货地点:**省、***、*****街*号,***站交货地点:********街*号 交货条件及交货状态:产品交付使用时按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正常使用,并经**站技术科、***站技术科检验合格。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招标公告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4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