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公告详情

永德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云南省永德县大送归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详查报告》评审结果的公告

正文内容

   根据《**省国土**厅关于规范国土**管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号)要求,**金涌道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对《**省***大送归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详查报告》进行了评审,现将报告评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勘查区概况 (一)位置交通及矿权设置 详查区位于***城**°方向,直距*km处,行政区划隶属**省*****镇大送归村委会管辖。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勘查区位于**省***西北部的***境内,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民族以汉族为主劳**充足,产业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工业不发达,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建筑材为主。勘查区道路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较为便捷,勘查区周边村庄较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属典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上矿山开发条件较好。 (三)**地质 详查区位于藏东-滇西成矿带**,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Ⅸ),**地块(Ⅸ-*)之耿马被动陆缘(Ⅸ-*-*)。区域构造发育,为古生代-中生代浅海相沉积发育地区,构造和岩浆活动较为强烈。详查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T*d )和第四系残坡积层(Q)。 (四)矿石质量 *.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类型单一,为生物碎屑泥微晶灰岩。矿石呈浅灰色,细腻、性脆,断口贝壳状,风化表面呈灰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量**%左右,其次为**石及微量铁质。 *.矿石结构构造:泥晶结构、局部为微晶结构;矿石构造:块状构造。 (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勘查区位于区域岩溶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区,矿层属岩溶含水层组,地下水位高程低于矿床**量估算最低标高(****m)以及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山坡露天开采的矿床。矿床开采无地下水及常年性地表水的充水影响,矿坑涌水的来源为季节性大气降雨,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以大气降雨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工程地质:勘查区地质构造不发育,矿体属可溶盐岩类坚硬岩组。矿体岩石强度较高,矿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中等完整,岩体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或镶嵌结构,岩体质量一般;构成露天矿坑最终边坡的岩组主要为可溶盐岩岩体,最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均处于稳定状态,最终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性侵蚀坍塌、危岩滚落、坡顶拉裂为主。**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以层状半坚硬碳酸盐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 *.环境地质:详查区目前未进行开采,现状基本稳定,区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的迹象,岩溶总体不发育。矿石及夹石化学组分稳定,不易分解出有毒有害元素和组分,区内无放射性异常,随着今后矿山开采,容易导致环境变差。为此要加强对采场边坡的变形监测、废石管理,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防止岩体大规模开裂变形、滑坡、崩塌等造成的伤害和环境恶化,**地质环境质量中等。 综上所述,**开采技术条件属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复合问题的中等类型(Ⅱ-*)。 (六)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 矿山为露天矿开采,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建筑石料的工艺流程:采矿—破碎—筛分—成品料。石灰岩矿主要质量指标符合建筑石料用碎石质量要求。主要用途将原矿石破碎加工制成石粉砂、公分石、毛石等成品后出售。 二、矿产**储量申报情况本次勘查工作情况 本次采用的勘探工程、测量成果、测试分析成果及主要数据为实测和采样分析得来,本矿床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赋存层位稳定,勘查工作以平行勘探线法对矿体控制,勘探线剖面间对应且平行,采用平行断面法进行**量估算,满足相关规范对详查阶段要求。 三、报告评审情况 (一)评审依据 报告评审主要依据技术标准有:《固体矿产**储量分类》(GB/T*****-****)、《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类》(DZ/T****-****)、《**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DZ∕T****-****)、《金属非金属矿露天开采安全规程》(GB*****-****)、《固体矿产**量估算规程第*部分通则》(DZ/T****.*-****)、《固体矿产**量估算规程第*部分几何法》(DZ/T****.*-****)、《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省自然**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评审备案的通知》(云自然资储量〔****〕***号)等标准和规范。 (二)主要评审意见 *.本次详查是在充分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质填图,剥土、钻探施工及各类型样品采加化等工作,各项工作质量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勘查方法正确,依据充分,工作方法、主要技术手段、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符合相关要求。 *.本次核实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石灰岩的地质特征,对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赋存的岩性段进行了划分;基本查明了含矿层位的结构、顶底板等特征;基本查明了区内构造的分布、产状、性质及对含矿层位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岩矿石的相关分析测试,基本查明了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化学成分和共伴生有益组分情况,划分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矿体圈连合理、对比连接可靠,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本次核实通过*:****地形、地质测量及专项水工环地质测量,结合剥土工程和钻探工程,以及相应的采样测试等工作,对拟新立采矿权范围内的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进行了揭露和控制,工作方法合理;按照第Ⅱ类型,以***m×***m勘查工程间距布置了**个钻孔、*个浅井和*个剥土工程,勘查类型确定合理,实际工程间距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钻探工程的施工和岩矿芯采芯质量较好;探矿工程通过矿业权人的野外验收,工程原始编录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相关的各类样品采取、测试和分析等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分析质量可靠。 *.本次核实采用的工业指标与现行规范《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建筑用石料》(DZ/T ****-****)中的一般工业指标和开采技术条件一般要求,并与原矿山生产采用的指标要求基本一致。工业指标的确定合规、合理。 *.本次勘查采用“平行断面法”, 对拟新立采矿权范围内的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进行**量估算,体现了**的充分利用和**量的应算尽算。工业指标应用及矿体对比、圈定合理;**量估算方法正确;块段划分合理;参数取值有据;**量类型划分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量估算结果可靠。 *.本次核实报告是在地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工程控制、钻孔观测、岩心编录统计、自然人工边坡调查统计、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取样测试等手段进行,报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所采用的各项工作成果符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的规定和原则要求。报告认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对矿床无充水影响,露天矿坑充水来源于大气降雨,有自流排泄条件,核实区水文地质条件已查明,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为以岩溶含水层为主、大气降雨为唯一充水来源的简单类型,有相应的勘查资料支撑,符合矿山实际;报告提供了钻孔工程地质编录、钻孔岩心RQD值统计、岩石物理力学强度测试指标,查明了矿体及围岩岩性组合特征,并对岩体质量和露天矿坑最终边坡进行了评价,推荐了最终边坡角,指出了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核实区工程地质条件已查明,将矿床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划分为以灰岩可溶盐岩类半坚硬岩为主的中等类型,较为合理;收集了相关的区域稳定性及地震、气象、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的相关资料,提供了矿体及围岩主要化学组分,对矿床开采可能引起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环境地质条件已基本查明,将核实区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第二类(中等),符合本区现状。 *.矿山采用的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开拓运输方案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矿山开采方式、开拓运输方案选择合理。选用的采矿方法与矿体赋存条件相适应。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较好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满足矿山实际要求。 *.报告按生产规模**.*万t/年进行矿山技术经济概略评价,评价依据基本充分,评价方法、参数取值基本合理。保有**量可满足矿山服务年限约**.*年,最终产品方案为:公分石、瓜子石、石粉等建筑用石料。矿山开采预期是经济的,评价结论合理。 *.本次勘查采用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成果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测量结果可靠、精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报告含正文*册,附图**幅,附表*册*件,附件*册**件。报告内容齐全,附图较清晰,附表、附件基本齐备,能反映本次详查工作的成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评审结果 综上所述,本次详查工作总体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量估算及报告编制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对该报告及其提交的**量予以评审通过,可作为开发利用及矿证管理的地质依据。 四、评审存在问题与建议 *.拟设采矿权范围内*勘探线的两个钻孔均揭露到安山**岩,受工程布置间距限制,半风化-弱风化**岩层等总体研究程度不足,矿山开采时应注意安山**岩的影响和合理利用。 *.拟新立采矿权范围内第四系零星发育。受工程布置间距限制,第四系覆盖层总体研究程度不足。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生产探查,满足矿山生产需要。 *.*勘探线ZK*-*在钻进过程中遇溶洞,说明**内裂隙、岩溶相对发育,其岩石结构较松散,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实然涌水和发生垮塌。 *.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露天开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分台阶剥离和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严禁采用高陡边坡进行开采,对边坡上部的岩体采取削坡减重与反压、支挡建筑、锚固措施和其他措施。在采矿过程中应加强开采边坡稳定性观测,防止边坡发生崩塌、滑坡、扩离等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对于边坡上分布的残坡积层必须进行超前剥离,确保边坡安全。 *.做好地面排水及岩体内地下水的排水系统,在边坡顶部及两侧以外、修筑排水天沟,将边坡岩体外的水流隔离在露天采场外排走;遇岩体内地下水时,将水流截住、集中并快速排走。严禁露天采场周边地表水及岩体内地下水进入采场,避免出现淹坑现象。 *.将来露天采场在放坡过程中,对上覆松散层要做好超前剥离,不能剥离需要留在边坡上的松散层,必须进行降坡处理,确保边坡安全。 联系电话:石正明,电话:****-*******。 ***自然**局 ****年*月*日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中标公告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5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