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公告详情

永德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大红岩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探报告》评审结果的公告

正文内容

   根据《**省国土**厅关于规范国土**管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号)、《**省自然**厅关于贯彻落实自然**部深化矿产**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通知》(云自然资规〔****〕*号)要求,经我局选取确认的***评审机构**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于****年*月*日对我局委托**博金汇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省***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大红岩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探报告》进行了评审,现将报告评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勘查区概况 (一)位置交通及矿权设置 **省***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大红岩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位于**位于***城**°方向,距*城直线距离约**km,行政区划属***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管辖,地处蚂蝗箐村委会境内。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位于横断山纵河谷区**,地处偏僻,境内崇山峻岭,坡陡箐深,海拔从最低的勐回河与南汀河交汇处***m至最高处班扎花厂山****m,相对高差***m,属**中切割区地形,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总体处于山体斜坡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经多年开采建设,形成一个斜坡状的露天开采区。整体上,项目区内最高点为北侧山顶,海拔高程****m,最低点为项目区工业场地南侧,海拔高程****m,相对高差***m。周边山体地形切割强,地形坡度一般在**°~**°,以**斜坡地貌为主,项目区地貌条件为复杂。 (三)**地质 **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泥盆系下统**组上段(D*w*)及第四系(Qeld)。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泥盆系下统**组上段(D*w*):大面积分布于**内外,整体出露东西长约****m,南北宽约***m,岩性为浅灰色纹层岩化粉微晶灰岩,厚***.**m,目前在拟设采矿权范围内圈定的KT*灰岩矿体南北长***m,东西宽度***.**~***.**m,平均***m;控制厚度**.*~***.**m,平均***.**m,呈薄-中层状产出,产状***°∠**°。与上覆第四系为假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系(Qeld):大面积分布于**内除采石场以外区域的顶部,岩性主要以黑褐色、棕褐色粘土、泥土和少量岩石碎块、碎屑为主,属残坡积形成,整体堆积松散。靠近山体附近底部含较多的灰岩岩石、碎块,主要为海拔较高处的**组灰岩风化崩落后向低处搬运堆积而成。厚度*.**~**.**m。与下伏**组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碳酸盐类矿物组成。主要矿物为粉微晶状方解石和一些**石自形晶,伴有极少量褐色泥质物充填于岩石裂隙中。 方解石呈他形粒状,粒径主要为*.**mm~*.*mm,少数*.*mm,以粉微晶状为主,大部分重结晶不均匀分布在岩中,含量 **%~**%。 **石呈细中晶状,少数粗晶状,粒径主要*.**mm~*.*mm, 表面普遍因被泥质浸染而显浑浊,整体呈极弱纹层状产出,不均匀分布,少数并被方解石选择性交代。含量*%~*%。 (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本矿床位于区域岩溶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区部位,矿层属岩溶含水层组,地下水位高程低于矿床**量估算最低标高(****m)以及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凹陷露天开采的矿床。矿床开采无地下水及常年性地表水的充水影响,矿坑涌水的来源为季节性大气降雨,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本矿床水文地质勘察类型属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为主、大气降雨为主要充水来源的简单类型。 勘查区地质构造不发育,矿体属可溶盐岩类坚硬岩组。矿体岩石强度较高,矿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中等完整,岩体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或镶嵌结构,岩体质量一般;构成露天矿坑最终边坡的岩组主要为可溶盐岩岩体,最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均处于稳定状态,最终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性侵蚀坍塌、危岩滚落、坡顶拉裂为主,本矿床工程地质勘察类型属以可溶盐岩类坚硬岩组 为主的中等类型。勘查区所处区域较稳定,地形相对高差总体不大,所处山体稳 定,区内未见古滑坡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的迹象,可溶盐岩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石芽为主,岩溶总体不发育。矿石及夹石化学成分稳定,不易分解出有毒有害元素和组分,区内无放射性异常,矿床开采将损毁部分林木以及对开采范围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剥离物 堆放不当可能诱发次生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环境质量中等。 综上所述,本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以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类型。 (六)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 矿山为露天矿开采,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建筑石料的工艺流程:采矿—破碎—筛分—成品料。石灰岩矿主要质量指标符合建筑石料用碎石质量要求。主要用途将原矿石破碎加工制成石粉砂、公分石、毛石等成品后出售。 二、矿产**储量申报情况本次勘查工作情况 本次采用的勘探工程、测量成果、测试分析成果及主要数据为实测和采样分析得来,本矿床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赋存层位稳定,采用垂直断面法估算矿体**量,满足相关规范对详查阶段要求。 三、报告评审情况 (一)评审依据 报告评审主要依据报告评审主要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GB/T****-****)、《固 体矿产**储量分类》(GB/T*****-****)、《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类》(DZ/****-****)、《**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T*****-****)、《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矿产**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等标准和规范、《固体矿产**量估算规程第*部分通则》(DZ/T****.*-****)、《固体矿产**量估算规程第*部分几何法》(DZ/T****.*-****)、《固体矿产**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号)等标准和规范 (二)主要评审意见 *.报告通过收集整理综合已有地质资料及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详细查明了**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赋存 规律;详细查明了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结构构造、矿石类型、 矿石质量、共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含量;通过钻探工程、现有开采边 坡揭露查明了**内石灰岩矿体的数量、形态、空间分布范围及产状、厚度等特征。 *.本次工作主要采用追索法及穿越法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方法依据较充分,布置的勘探线剖面、施工钻孔、样品化验和综合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工程部署工程质量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根据工程控制、矿体特征及控矿因素等对比连接矿体,圈定原则正确、依据充分。经**量估算统计,探明+控制**量占比**%,地质勘查研究程度达到现行规范勘探阶段要求。 *.详细查明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确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以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为主的中等类型,基本符合勘探区实际。 *.结合**矿体的规模、形态、构造影响程度等,将该矿山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体的矿产勘查类型确定为Ⅱ类,勘查类型的确定依据合理,分类编码确定基本合理。 *.本次**量估算采用工业指标基本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采用垂直断平行面法估算矿体**量,方法选择恰当;矿体圈定、连 接及块段划分基本合理。技术思路明确,方法正确、参数确定依据 合理,估算结果基本可靠。 *.对矿床开发利用技术经济作了概略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本次地形图测绘由**舆图科技有限公司(乙测资字********)进行测绘,采用****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国家 高程基准,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测绘成果符合相关规程、规 范及设计书的要求,成果精度良好,真实可靠,可提供利用。 *.样品检测单位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证书编号:************)承担,主要进行了岩矿鉴定、化学全分析、硫酸盐及硫化物分析、矿石物理力学测试、小体重测试、放射性检测、碱活性测试、水质分析检测等,经检查,各项测试分析程序按照相关检测规范执行,质量可靠。 **.对**内含矿层位、矿石、主要有益、有害组分分析,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良好,满足矿山开发利用要求,并对矿山生产工艺流程作了简述。 **.文字报告内容基本齐全,提交文字报告*册含附件、附表、附图。资料配套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基本能反映本次勘探工作的成果。 (三)评审结果 综上所述,本次勘探工作总体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量估算及报告编制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对该报告及其提交的**量予以评审通过。 截至****年**月**日,***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大红岩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拟设采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量***.*×***m&sup*;(****.*×***t),矿床**储量规模为小型。其中探明**量***.*×***m&sup*;(***.*×***t),占比为**%;控制**量***.*×***m&sup*;(***.*×***t),占比为**%;探明**量+控制**量***.*×***m&sup*;(***.*×***t),占比为**%;推断**量***.*×***m&sup*;(***.*×***t)。总剥采比为*.**:*(m&sup*;/m&sup*;) 。 四、评审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建议采矿过程中对粘土质边坡进行重点监控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二)**第四系粘土覆盖面积较大,厚度不均匀,计算剥离量时厚度采用工程控制值的算术平均值。 (三)**岩溶形态以陡倾斜溶蚀裂隙为主,发育深度及高程无明显规律。虽然此次勘查未发现大型溶洞,但限于工程控制间距,不排除有隐伏溶洞存在的可能,建议开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隐伏岩 溶空隙对人员和生产设备安全产生的威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四)**开采标高相差较大,地形坡度较陡,开采过程中有发 生边坡失稳,产生滚石、垮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建议合理设置边坡高度和边坡角,合理设置爆破安全距离,雨季施工时根据需要采 取有效地采场排水措施,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并认真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以减少采矿对当地环 境的破坏,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 (五)矿山属**矿山,根据**省有关规定,必须按“绿色矿山” 建设标准实施,合理利用**,节能减排,矿地和谐,做好采空区绿化、复垦、复植及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示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如有异议,请于****年*月**日前联系***自然**局。 联系人及电话:石正明,****-*******。 ***自然**局 ****年*月*日

相关推荐

打开中招网APP查看更多信息
招标网首页 > 中标公告 >

注册

客服电话400-633-1888
版权所有 © 2005-2025 招标网 zhaobiao.cn

该项目详情注册或登录后可继续操作查看

登录